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大乘妙法莲华经 > 第15集《妙法莲华经》

第15集《妙法莲华经》

第15集《妙法莲华经》 (第1/2页)

己二、颂请答分二
  
  这一科是《法华经》二十八品当中的第一品,就是序品。序品当中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佛陀的放光、现瑞。佛陀在白毫当中放出一道的光明,然后再从光明当中现出十法界染净的因果的相貌。也就是说,他整个思想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光明,第二个是相貌。光明所代表的是我们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相貌就是因缘所生法,有凡夫的杂染缘起,有圣人的清净缘起,这些染净的各式各样的缘起。
  
  我们在这个地方首先要认清一个观念,就是说,这一道光明——所谓的一念心性,跟这些差别的相状——所谓的因缘所生法,它们两个到底是什么关系?你把这个关系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之间的问答的核心思想在哪里。
  
  光明跟相状的关系,它有两个不同的角度:
  
  从佛陀的角度,佛陀的心是向内安住,所以他是住在一念心性。佛陀从一念心性的角度来看这些缘起的因缘果报,他认为这件事情是一码事,它们两个本来是一个东西,体用的关系。也就是说,当我们回光返照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即假即中的时候,当体即空就是一念心性,当体即假就是十法界十如是。所以,我们如果是从内观的角度,光明就一定含摄相状,相状也不离开光明。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就是,我们今天如果是向外攀缘,站在因缘所生法来看光明,那么这样子来看就是两码事,光明跟相状就没有关系了,就是凡夫的迷真起妄。
  
  就是,我们堕入因缘所生法以后,迷失了真如本性,取而代之变成什么呢?变成颠倒妄想。就是,我们凡夫在娑婆世界里面流转,那种清净的本性失掉以后,我们的心中变成全部是妄想。从妄想的角度,虽然我们布施、也持戒、也忍辱、禅定等等,但是我们看真如本性,我们就是:哦,这是佛陀专有的,我可不敢承当我有佛性,我可不敢说我跟佛陀是站在同一个平台!所以,从我们凡夫打妄想的角度,我们看佛陀,那叫一个万德庄严;那我们呢?我们叫做业障深重。所以我们对佛陀只能抱有一种皈依的心、赞叹的心,我们觉得佛陀离我们非常遥远。这个就是我们的角度。
  
  那么佛陀看我们,这角度就不一样了。佛陀看我们是一家人。
  
  所以这个地方思想就有偏差了。也就是说,一个是佛陀的知见,一个是凡夫的知见,那么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佛陀就看得出来,这件事情该解决,那么佛陀就必须要出世说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佛陀意思就是说,怎么样把凡夫的知见转成佛陀的知见。佛陀出世只做这件事情。
  
  我们从本经来看佛陀采取的办法。怎么转凡夫的知见入佛知见呢?
  
  我们从相状来看。他那个相状,第一个,出现六道轮回。
  
  为什么佛陀会出世?因为有众生,因为众生的痛苦跟善根。
  
  所以佛陀出世以后,他第一个先讲《华严经》。当然,《华严经》这些当机众都是根熟菩萨,所以佛陀稍微带动一下,直接讲十波罗蜜,就直接让他们从假入空,或者摄用归体,就把这些大地菩萨、法身菩萨,直接带入到这道光明去了。就很简单,一次到位。
  
  佛陀度完法身菩萨以后,就开始面对凡夫众生了。佛陀就把这种千丈的报身收起来,现出丈六的比丘相,陪着我们成长,所谓的八相成道。其实佛陀一开始成道的时候,我们看《法华经》的意思,佛陀也想要比照圣人的方式,把我们从六道轮回直接拉到光明。后来佛陀发觉做不到,因为我们凡夫有个问题。
  
  我们落入轮回,迷真起妄以后开始打妄想。这个妄想一打,不得了,打了多久?打了无量劫。每一个生命,做蚂蚁的时候也打妄想,做人的时候也打妄想,做天人也打妄想。这个日积月累的妄想七打八打,欸,他也打出一个心得出来了。什么心得呢?就是我们的心中总觉得应该得到一点东西,有所得。有一种欲望的追求,是我们整个生命的动力。他不能像佛陀一样——无所求,我的真如本来就具足的。凡夫在轮回当中已经养成一种有所得的习气,这件事情佛陀必须要务实地面对,这个是没法改变的。
  
  佛陀看这个意思,一次性把我们直接带到一念心性的光明,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有困难!所以佛陀就施设方便,佛陀讲一个空性的道理。就是,咱们现在先不着急无所得,先得到一点东西。就是把凡夫先拉到空性,从空性再拉到心性。所以佛陀安立一个空性的过渡,就是所谓的破障。
  
  这个空性,当然就有两个差别:一个是小乘的空,一个是大乘的空。
  
  小乘的空就是无常。你思惟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哦,趋向涅槃寂静,你也得到了。我们放弃了三界的果报,换取了涅槃寂静,值得!还是有所得。阿罗汉满意了。
  
  那么菩萨呢?他是有大悲心、菩提心,他不甘愿只是活在涅槃寂静,他观一切法空的时候是因缘性空,所以他广修六度。因为他看到缘起性空,他也同时看到性空缘起,他就广修六度,成就功德庄严。所以菩萨也满意了,放弃了三界果报,成就了六度的功德。
  
  双方都满意。
  
  当然,佛陀的底限就是说,你只要愿意离开三界,咱们什么都好商量。所以,空性是佛陀的底限。就是说,佛陀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把我们拉到佛陀的境界。就是,你这样子,你先离开三界,其他的我们再来处理!所以,佛陀就示出了涅槃寂静的功德、示出了六度的功德,来引诱三乘人成就三乘的果位。
  
  当然,这个地方其实佛陀并没有把事情做完,因为佛陀只是把众生法界带到空性的法界。但是我们看本经,从弥勒菩萨的描述当中,佛陀讲了三乘法以后就入灭了,这个地方就产生了一个疑情。就是说,佛陀出世以后,佛陀对圣人的度化圆满了,把圣人带到成佛境界了,但是佛陀对凡夫的度化不圆满,少了一个空格。就是,这些人到了三乘的果位以后,成就涅槃寂静、成就功德庄严,然后呢?然后佛陀就灭度了。那么这些人怎么办呢?
  
  难道凡夫就没有成佛之道吗?我们作为一个凡夫,难道只有解脱道而没有成佛之道吗?那就产生了一个疑情。欸,有疑情就有希望,小疑小悟,大疑大悟。所以佛陀故意现出这个相状,少了一个空格。这些三乘人到了三乘的果位以后,后续该怎么办?当然就是由《法华经》来填补了。但是,作为一个序品,它不能把话讲得太直白,就留下了这个疑情,让弥勒菩萨跟文殊菩萨对着这一段的空白加以对话,带动佛陀出定的说法。
  
  所以前面的整段经文,就是在说明佛陀来到众生法界,是怎么样为实施权的,到了最后应该怎么收尾。这个权法施设出去了,应该怎么收尾。当然就是等待佛陀出定来收尾。在整个过程当中就看到弥勒菩萨的请问。
  
  庚一、举疑述请
  
  弥勒菩萨把前面的问做一个总结。“颂请答”,就是这一个重颂,弥勒菩萨恭请文殊菩萨来回答这以下的问题。这个地方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举疑述请。弥勒菩萨提出他自己心中的疑惑,来请文殊菩萨回答。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
  
  见此国界种种殊妙
  
  诸佛神力智慧稀有
  
  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这个地方有三段:
  
  第一段,先讲到此土的瑞相。就是说,佛陀先说法,说法以后 入定,入定以后从白毫当中放了一道清净的光明。这道光明,我弥勒菩萨跟与会大众都亲眼见到。这个光明在娑婆世界现前。在“此国界”,这个国界就是娑婆世界。这个光明出现的时候,连带地有六种殊胜的境界。哪六种呢?佛陀先说法、入定、雨花、地动、众喜、放光。这个跟光明有关系的。这第一个,此土六瑞。
  
  我们再看第二个,他土的瑞相。这个光明,此乃诸佛神通之力以及智慧的功德力所产生的稀有难得之相。与此同时,在光明当中也出现了种种十法界的因缘果报的染净的相状。就是这不仅仅是一道光明而已,它还出现了十法界的因缘果报的相状——他土的瑞相。这个他土就是指光明里面的相状,它不是娑婆世界,是光明里面的相状。“我等见此”,“我等”,就是弥勒菩萨跟与会大众,见到了光明,也见到了瑞相,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得未曾有”。我们亲近释迦牟尼佛,从他成道以后到现在,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况,所以恭请佛子文殊来慈悲为我们决断疑惑。
  
  这个地方,我们看弥勒菩萨到现在提的问题,可以看得出来弥勒菩萨是大悲,所以他代表的是凡夫的心态,或者说三乘人的心态。三乘人在看到光明跟瑞相的时候,他是用二分法的:光明归光明,瑞相归瑞相。也就是说,三乘的修学并没有从一念心性启动,而是直接从因缘所生法入手。你是修四谛十二因缘的,所以你就成就二乘的果位;你修六度的,你成就菩萨的功德。所以,在学《法华经》之前,我们对于功德的论断完全从他所修的法门着眼。你念佛,所以你往生——这样的思想是有偏差的。
  
  其实,法门只是一个工具。诸位!谁去操作这个法门?念佛是谁?布施是谁?持戒是谁?当然是你那一念心。但是没有学《法华经》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情,我们以为整个修行完全是法门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认为十法界的相状跟那一道光明是没关系的,因缘所生法和心性,是各走各的。弥勒菩萨的意思一直是这样子,所以他是一直把光明跟相状切割的。但是,我们看文殊菩萨的回答就巧妙了,他是把它合起来回答的。因为文殊菩萨等于代佛来回答,他代表佛法界。弥勒菩萨所代表的是众生法界。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得出来,它把此土的光明跟他土的瑞相是切开来的。
  
  但这段经文最关键的就是四个字:“得未曾有。”这句话我们解释一下。
  
  这个的确是“得未曾有”。我们从佛陀的开示里面,从所有经典来看。佛陀有时候单方面地出现光明,比方说《楞严经》。佛陀讲楞严咒的时候,他不是直接从嘴巴讲,他是从佛顶放光,光明当中出现一尊佛像,从头顶的佛像然后宣说神咒。所以佛陀是出现光明,但是他这个光明里面只有佛法界,没有众生法界。这是第一个,只出现光明跟佛法界。那么出现众生法界的《维摩诘经》,佛陀也是出现很多十法界的相状,但是没有光明。
  
  所以,我们看佛陀的经典里面,几乎没有同时有光明又同时有十法界的。到目前佛陀没有现出这样的相状出来,这个就是“得未曾有”。的确,弥勒菩萨没说错,这个光明跟十法界的瑞相同时出现,的确是“得未曾有”,所以弥勒菩萨才产生疑惑: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到底佛陀是想要去表达什么意思?
  
  庚二、释四佛难
  
  我们看第二个,这也是弥勒菩萨来化解文殊菩萨心中的挂碍。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
  
  何所饶益演斯光明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
  
  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示诸佛土众宝严净
  
  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
  
  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其实,弥勒菩萨在前面的一科“举疑述请”的时候,他觉得说我看到了光明,也看到瑞相,大家都看到了,那这是怎么回事?得未曾有。其实文殊菩萨在旁边,他保持默然,并没有回答。当然弥勒菩萨也知道,文殊菩萨心中有挂碍。为什么呢?因为这一道光明、这个瑞相,那可不是一般人现出来的。今天要是哪一个法身菩萨现了这道光明、现了这个瑞相,我相信文殊菩萨立马回答。关键是什么呢?关键这个是佛陀现出的光明、现出的瑞相,文殊菩萨不敢回答。
  
  他不敢回答,蕅益大师说他心中有三种挂碍:第一个,稀奇。这件事情太过稀有难得了,不要说弥勒菩萨没有见过,文殊菩萨也很少见过,所以这件事情太稀奇了;第二个,文殊菩萨他有所畏怯,因为这是佛的境界,他不好随便地去表达意见,以免有僭越之嫌。因为这是佛法界,文殊菩萨虽然也是古佛再来,但是他今生示现的定位毕竟是等觉菩萨,对佛陀所现的相状他不好表达意见,他心中有畏怯;第三个,表示谦卑。就算佛陀入定不好回答,那么在座还有很多等觉菩萨,比如弥勒菩萨。在座很多大菩萨,不只是我一个文殊菩萨,凭什么我一个人要回答,所以他有一种谦卑。蕅益大师说,文殊菩萨有三种心情:第一个稀奇,第二个畏怯,第三个谦卑。所以弥勒菩萨在问的时候,文殊菩萨并没有回答。
  
  因此弥勒菩萨必须要化解文殊菩萨心中的这个挂碍。他提出了四点说明来化解文殊菩萨的挂碍。
  
  第一个,他说明这是大众的期待。这可不是我的意见,我代表大众。他说,因为四众的弟子都以欢喜期待的心情来瞻仰仁者文殊,期待您来说明世尊为什么放了这道光明以及这些相状。就是说,我请你回答可不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大众的心情、大众的期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