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353 宁王的闯三关

0353 宁王的闯三关

0353 宁王的闯三关 (第1/2页)

现在朝中但凡能说的出来名字的官员,比如杨廷和、李东阳、陆完、彭泽之类,哪个没从他手中拿过好处?!
  
  后来宁王想要恢复三卫的时候,臧贤只是稍稍发力,朝廷就山呼海啸般的支持!
  
  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杨廷和!
  
  后来宁王的反迹暴露的太快,而朱厚照却趁着这短短几年就抓住了宣府、大同一线边军的军心。
  
  杨廷和这才慌了,开始和宁王切割。
  
  杨廷和一切割,宁王也慌了,索性就直接掀桌造反。
  
  那为什么给宁王当内应的杨廷和以及那庞大的一批官员,还能在历史留下了还不错的名声呢?
  
  那是因为,宁王的叛乱及时的被六边形猛男王守仁平定了,本要御驾亲征带兵南下的朱厚照改为了南巡,并且死在了南巡的路上。
  
  等到朱厚照死后,这帮家伙一个华丽转身,成了拥立道君皇帝的功臣!
  
  再然后,杨廷和拿到了《明武宗实录》的总编纂权。
  
  历史就是他组织编写的啊!!
  
  他杨廷和就是正德朝最茶的白莲花,不服打回去重写!
  
  所以整本《明史录》,众臣们凡是涉及到宁藩的事情,字字句句都有记载。
  
  偏偏只有杨廷和,一句提到宁王的事情都没记载。
  
  他一个堂堂的内阁首辅,竟然在这么多年,一句对宁王的评语都没提过。
  
  就很离谱。
  
  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廷和被史书上极致褒誉,却根本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政绩出来的原因,因为他做的很多事情,能删的都删光了。
  
  不止是这件事,当初刘瑾倒台的时候,杨廷和也积极掩灭自己交通刘瑾的证据。
  
  在他的极力主张下,朝廷以安抚人心的名义,直接把刘瑾府上搜到的往来书信,全部都烧了。
  
  ——“凡瑾私室搜出问遗私书之类,当一切焚之。”
  
  就很奇怪。
  
  刘瑾不是要造反吗?为什么他家的书信就不能看呢?
  
  这种力证刘瑾要造反,又竭力表示不能查的行为,就显得很诡异。
  
  所以后人就很迷惑,整个正德一朝,他到底做了什么呢?
  
  除了杀江彬的时候,他稍微参与了一下,好像什么都没干啊。
  
  而且说起杀江彬,当时杀江彬的主力有两個,一个是稳住江彬,并把江彬手中的边军骗去宣府领赏的兵部尚书王琼。一个是把江彬骗进宫中,并留他吃饭的张永。
  
  负责围观的杨廷和别说番位了,最多算是友情出演。
  
  然而在杨廷和修改的史书中,直接夸大了江彬造反的可能和危害性,然后污蔑张永,无视王琼,杨廷和自己反倒成了最大的功臣。
  
  只能说,感恩吧。
  
  没有这些人乱搞历史,后世乱搞历史的怎么能有饭吃呢。
  
  裴元听到来的人有臧贤,再算算现在的历史进程,心中顿时如同明镜一样。
  
  李士实入京,执掌都察院事,相当于是捏住了舆论的喉咙,那些御史的声音将会被彻底压制。
  
  不趁着这个时候推动恢复三卫,还等到什么时候?
  
  李士实和臧贤会面,想必就是要统筹京中的内应,为恢复三卫做最后的确认。
  
  裴元万万没想到,眼看自己要离京了,居然还触发了一个大剧情。
  
  “宁王恢复三卫”可是比“梁次摅案”后劲儿更猛啊。
  
  在历史上,宁王恢复三卫的过程,极其的复杂。
  
  其中的谋划和拉扯,堪称教科书般的政治密谋。
  
  宁王恢复三卫,想要完成整个流程,可以概括为闯三关。
  
  这第一关,就是礼部。
  
  没错,宁王恢复三卫,拥有审核权的不是兵部,而是礼部。
  
  宁王拥有三卫兵马,本质上来说,是他作为王的礼制待遇。
  
  是否恢复,首先必须经由礼部的仪制郞中点头。
  
  这第二关,就是内阁。
  
  礼部的仪制郞中点头后,会把这件事汇报给内阁,让内阁票拟,拿出意见,并且写出明确的圣旨。
  
  这第三关,就是中官。
  
  内阁写出的圣旨,必须得拿到司礼监盖印,才算完整生效。
  
  为了闯这三关,宁王依靠臧贤这个操盘手,在京中大量的行贿官员,一点点的打通关节。
  
  臧贤本身就是朱厚照很喜爱的一个弄臣,又有宁王的钱财开路,很多官员在他的腐蚀下,纷纷落马。
  
  在没有裴元瞎掺和的历史上,王鼎并未这么早罢免,李士实也没能提前进京。
  
  所以他们开始发动时,霸州叛乱已经结束,当时担任主攻手的是已经回朝做了兵部尚书的陆完。
  
  宁王还用钱买来了礼部尚书刘春的默许,内阁大臣杨廷和的主动配合,以及中官里张锐和卢明等人的支持。
  
  可以说,完全具备了闯三关的条件。
  
  结果陆大尚书刚开始闯三关的冲锋,就直接扑街了。
  
  直接负责此事的礼部仪制郞中刘滂,对此坚决反对,谁来说都不行,就算给我一千两也不行!
  
  好在臧贤长袖善舞,很上道的询问道,“除了一千两,刘郎中还有别的困难吗?”
  
  刘滂义正言辞,“我刘郎中见不得此事。”
  
  这也好办。
  
  于是臧贤除了掏出一千两过路费,还给刘滂平调了个位置,去担任尚宝卿。
  
  顺利的闯过了第一关,陆大尚书高高兴兴的带着一笔经验值来到了第二关。
  
  他正要等待杨廷和的接头,没想到又一个人跳了出来极力阻止。
  
  那就是一直在内阁中没什么存在感的老实人费宏!
  
  老实人跳出来反对一件事,那就不是那么好谈的了。
  
  而且费宏不爱钱,对钱不感兴趣。
  
  这就更难办了。
  
  原本想要策应的杨廷和,也只能干瞪眼。
  
  这时候,臧贤表现出了一个顶级政治掮客的素质,玩了一出极为漂亮的政治上刺刀,一口气连过了剩下的两关。
  
  陆大尚书的冲锋队,耐心的偃旗息鼓,静等一个日子。
  
  那就是当年的三月十五。
  
  这一天是殿试的日子,内阁的阁臣要评阅考卷,杨廷和与费宏都担任那一科的读卷官。
  
  就在老实人费宏读卷子的时候,杨廷和以尿遁离开,然后裤子都来不及提,就百米冲刺直奔文渊阁,与等在那里的中官卢明汇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