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361 廷和有话说

0361 廷和有话说

0361 廷和有话说 (第1/2页)

王敞听得头皮发麻。
  
  这、这就是千户裴元的谋划吗?
  
  只是跑了一趟前线,竟然拿出了影响这么深远的一个计划。
  
  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么发展壮大的罗教,将会垄断明年的大豆主产区。
  
  没有大豆的供应,南方那些榨油和出售豆粕的下游产业,全部都得被干趴。
  
  到时候“南油”趁机崛起,铺开市场,把触角深入下游产业。
  
  一口气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中豆油集团”,将会对后续的产业分配有很重的话语权。
  
  到时候就算河南重新种豆,也将被裹挟,成为“中豆油集团”供应链中的一环。
  
  至于打开南方的事情。
  
  他们是邪教啊,邪教打开市场的方式,不是很朴素吗?
  
  有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提供利润支撑,再加上劳作在这条产业线上的那些人口,裴元手中的那些PPT,将会成为切切实实的力量。
  
  王敞想着想着,忽然想起了一个自己忽略的问题。
  
  对了,裴千户之前去前线干嘛了?
  
  如果这个战略只是裴元的信手而为,那么裴千户这趟远行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呢?
  
  王敞忽然觉得,自己知道的,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裴元见两人已经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对陈头铁道,“这次外出,少不了要和不少人打交道,让田赋跟着你同去。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就问问他的意见,他已经和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陈头铁连忙答应。
  
  裴元又对王敞说道,“等你到了山东,就先把现在有的大豆产区统计出来,切记不可轻忽。”
  
  王敞也赶紧应是。
  
  等送走了王敞,陈头铁出去没多久,就又回来,对裴元说道,“左都御史李士实来了。”
  
  “左都御史?”裴元惊讶,“李士实已经提上去了?”
  
  陈头铁道,“提上去了。洪钟已经告老还乡了。”
  
  裴元想着,估计也是自己引起的蝴蝶效应。
  
  王鼎提前滚蛋,李士实提前补位,内阁中又连番的鸡飞狗跳,这也让洪钟越发有了急流勇退的想法。
  
  毕竟都察院是专门纠劾官员的机构,每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互殴,都是以都察院御史率先冲锋开始的。
  
  如今的都察院格局和其他各部不同。
  
  六部的架构都是一个尚书,外加左右侍郎,然后分门别类,再有各司郎中。
  
  都察院的顶层架构是左、右都御史,其中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然后有很多的副职右都御史。
  
  比如说现在前线领兵的陆完、江西平乱的陈金、巡抚四川的林俊、巡抚山东的王畅、巡抚浙江的陶琰这些都是右都御史。
  
  王鼎和李士实在京中以右都御史陆续掌院事,现在王鼎滚蛋,洪钟退隐,李士实直接扶正了。
  
  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李士实,现在已经能够和六部尚书并称为“大七卿”了。
  
  裴元面对这位“他人的子房”也很看重,笑着亲自去偏殿相见。
  
  李士实之前来的时候听说裴元正在见客,他好奇的打听了几句,那些锦衣卫都守口如瓶,没说半分。
  
  但是也巧。
  
  王敞这次是以右都御史巡抚山东,这两天刚和李士实见过面,李士实偶然瞥见王敞离开时那瘦小的身影,立刻将他认了出来。
  
  李士实吃惊之余,也颇凛然。
  
  他听说裴元回来之后,想着霸州军的这桩大事,一早就赶了过来相见。
  
  没想到竟有人比他来的还早。
  
  而且这人还是前南京兵部尚书,现在的右都御史山东巡抚。
  
  他李士实是因为霸州叛军的缘故,既对裴元有所求,又被拿捏了把柄,这才巴巴的找上门来。
  
  那王敞又是什么缘故,一大早的就跑来这个区区千户门前求见呢?
  
  这王敞之前作为南大司马,手握南方卫所兵马无数,现在也是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啊。
  
  李士实深切的感觉到,这个朝廷,水很深啊。
  
  李士实这几天重新建立的自信,也变得不自信了。
  
  见裴元亲自过来,李士实也赶紧上前。
  
  一通寒暄罢,裴元主动提起正事。
  
  他自矜格调,不提自己亲跑一趟,来回累成狗的事情,只淡淡道,“前线大军得到我的手书,已经停下了对霸州军的追击,现在二十万大军马放鞍,人解甲,就看你们态度了。”
  
  李士实陡然觉得压力变大了很多。
  
  他连忙说道,“宁王那边我已经让人去信了。我在信中极力撮合此事,问题应该不大。就是不知道霸州叛军那边……”
  
  裴元摆摆手,“不必担心,霸州乱不乱,咳咳……”
  
  裴元赶紧止住,继续给李士实压力,“现在朝廷大军等着你们,霸州叛军也等着你们,大家的火气都很大,宁王那边可别拖了后腿。不然的话,我会很为难的。”
  
  李士实擦了擦汗,他不敢大意,连忙道,“我再催催。”
  
  裴元想起一事,对李士实询问道,“对了,户部侍郎王琼你熟不熟?”
  
  李士实闻言摇头,“他是山西人,我是江西人,又不是同科同年,以往没打过交道,这次入京也只见过几面。”
  
  裴元心中暗道,看来还得另外找个中间人,见王琼一面才行。
  
  裴元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王守仁。
  
  王守仁和王琼关系特别好。
  
  王琼早就察觉到宁王可能有异志,在他转任兵部尚书之后,立刻举荐王守仁出任赣南巡抚,而且还借福建有警,以兵部请旨,准王守仁“便宜提督军务”。
  
  也就是说,在满朝公卿称赞宁王贤德,为他恢复武力的时候,这两个人就已经蹲草准备着了。
  
  等到几年后,宁王造反的事情忽然暴露。
  
  杨廷和这帮拿了钱的人,直接傻眼了。
  
  怎么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开干了,我还没上车啊。
  
  宁王的大军远在江西,杨廷和想要尿遁投奔都来不及。
  
  按照礼都主事梁焯现场发回的报道,当时的舆论氛围是这样的。
  
  ——“濠反时,朝士归心濠十有七,且曰濠必成,屹屹之不惧,独晋溪一人而已矣!”
  
  也就是说宁王朱宸濠造反的时候,朝中几乎人人通宁,而且认为朱宸濠这次起兵必然能够成功,会像当年燕王靖难一样,夺下这大明江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