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 > 0380 风云汇聚

0380 风云汇聚

0380 风云汇聚 (第2/2页)

在接下来的几天,裴元也无心管理宗教事务了,每天都紧张的关注着朝局的变动。
  
  李东阳果然一病不起了。
  
  朱厚照在亲自过府侍过汤药后,只能允许年迈的李东阳致仕。
  
  朱厚照下敕书对李东阳极尽褒美,随后赏银五十两,文绮四袭,荫其侄李兆延为中书舍人,命有司时加存问,岁给舆隶十名,月馈官廪八石。
  
  李东阳首辅执政的时代,至此彻底结束了。
  
  随后,杨廷和不出意外的晋位首辅。
  
  只是补人入阁的事情,像是引动了什么默契,根本没人提及。
  
  作为“杨一清——张永”这个联盟的另一人,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政治不敏感,以及政治手段的拙劣,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就在杨一清急需要人推一把的时候,张永因为眼红谷大用和萧敬得了三个伯爵,直接开始主动作妖。
  
  他让手下捉了一名臂上刺龙的男子作为大功,想要援引以前太监刘永诚的例子,为自己封侯。
  
  可刘永诚是谁?
  
  刘永诚那是和郑和郑公公一样的猛人。
  
  汪直汪公公见了,都得恭敬的喊一声老前辈。
  
  他历仕六帝,身经七朝,长期掌握兵权,却丝毫没有过错,晚年时还高风亮节,“以盈满为惧”,将六位天子给他的封赏全部上交。
  
  人家刘永诚公公纵马北疆,征伐蒙古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不逊色天下豪杰,带着假胡须冲锋陷阵,为大明流血。
  
  张永凭借着内斗的那点功勋,想要和刘永诚对比,简直笑掉了天下人的大牙。
  
  这下杨一清别说指望张永了,他现在就一个念头,这几把事儿,千万莫挨老子啊。
  
  杨廷和自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他对张永说,刘永诚并没有被封侯,张公公知道的那些,都是以讹传讹的臆想。甚至就连刘永诚的侄儿刘聚,也是因为他自己的战功才封为伯,和刘永诚没有关系。
  
  嘻嘻。
  
  张永听完,臊的面红耳赤,完全不敢再吭声了。
  
  杨一清虽然攻高血厚,但是现在团还没开,最重要的队友就上去先送了一个,这顿时让杨一清入阁的前景,扑朔迷离起来。
  
  司礼监的张永张公公也凭自己的实力,再次向朱厚照证明,除了刘瑾刘公公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剩下的七虎,一个中用的都没有。
  
  现在朱厚照用“弘治旧人”替代“正德七虎”的念头越发坚定起来,就连张永都有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了。
  
  四月初一的这天,李士实告了假,来到智化寺中忐忑的和裴元喝了一天的酒。
  
  裴元把自己的手尾处理的很干净,心态就相对平和一些。
  
  再说,湖广前线的事情,也不是今天就能有结果的。
  
  裴元选在四月初二,去与王琼就上书的事情,进行最后一次的版本协商。
  
  王琼很清楚这份奏疏的威力,也很明白眼前的麻烦,可能会换来流传千古的名声。
  
  所以王琼也很谨慎的向裴元这个首倡之人征求意见,问他要不要联名。
  
  裴元没有那种流芳百世的情怀,对此一口拒绝。
  
  流芳百世还没影儿,可这种背刺的事情如果做了,那他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信任他的陆公公。
  
  只不过裴元也给出了他的要求,必须要等到四月初二等他亲自看过之后,王琼才能把奏疏呈上去。
  
  王琼听了裴元的话,目光很是幽深的看了裴元一会儿,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要求。
  
  前线的大军已经有很长一段日子一动不动了,这在朝廷中已经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御史都在弹劾陆訚和陆完,要求尽快派人去将他们替换下来。
  
  只有一些密切注意了前线动向的人,才能从邸报中察觉,自从朝廷兵马开始静默,霸州军也再没有攻击过城镇了。
  
  不少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陆訚和霸州军,正在酝酿最后的决战。
  
  内阁的几位阁老,也都支持这样的观点。
  
  因为天气越来越暖和,江南又多水,继续拖下去,局面对霸州军更加不利。
  
  只不过,别人都是猜测,是论断,只有王琼从裴元嘴里听到了“四月初二”这个日期。
  
  王琼有些猜测,但他不是圣人,也自私的默认了可以观望几天。
  
  裴元的目的,除了想要尽力减小这件事对王琼的冲击,他还想通过这个刻意的日期,给王琼留下一个还算不坏的印象。
  
  无论以后裴元展示给王琼的面目会是什么样子的,裴元都必须要他明白,自己对他是没有恶意的。
  
  等裴元赶走其他执棋人,收拾好这山河,仍旧是需要像是王琼这样的人来扶桌子的。
  
  奏疏的名字,最终如同历史上那样定为《内地征讨应废除首功疏》。
  
  与此同时,即将前往山西上任的按察使张琏,也风闻奏事,弹劾前线武官浪费无度,私分军粮,焚毁积草。
  
  奏疏很快被送至内阁的案头。
  
  刚刚掌权的杨廷和,正筹划如何迈出执政的第一步,一见是著名狠人张琏的上疏,立刻票拟答复,要求前线官员,自陆訚、陆完以下,所有三品以上文武武官,均须对此上疏自辩。
  
  这个票拟一出,之前对张琏这封奏疏不甚在意的一些人,立刻开始慌了。
  
  张琏弹劾武官,他们还没察觉什么,攻击武官也完全是文官的正常操作,但是一旦武官自辩,可能就会牵扯出来不少的问题。
  
  只不过张琏弹劾的角度十分巧妙,让他们连帮着说话都做不到。
  
  裴元对这件事如何发展不是很关心,他只需要把这火点起来就行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正德七年中期平定的霸州军叛乱,一直拖到了正德八年,朝廷才想起来前线还积压了很多的粮草放在那里腐烂。
  
  于是王琼紧急赶往前线,清理掉腐烂的粮食草料,把剩余的折价发卖,就算这样,仍旧卖出了二十八万两白银。
  
  如果朝廷依旧这么拖拖拉拉,就很容易影响自己的计划。
  
  好在张琏出来点火之后,该怎么把戏唱下去就是王琼的事情了。
  
  前线如果仍有战事迁延,这件事还不那么凸显,只要等到陆訚大破霸州军的消息传来,这笔巨大的军资该怎么处理,势必会摆上内阁的案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