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兵安在,膏锋锷 (第1/2页)
一轮箭雨之后,签军们更加混乱起来。
忠义军的神臂弩手并没有参与射击,这一轮箭雨只是来自于几百把软弓的抛射。
但就是这种射到重甲上犹如蚊子叮咬的轻箭,却在无甲的签军中掀起一片混乱。
数十名签军径直倒地,少数要害中箭的径直死去,而绝大多数人则是开始哀嚎惨叫,在地上翻滚不停。
这几十人的死伤直接导致了几百签军的慌忙逃窜,他们连土带筐一起扔到一边,撒丫子向后逃去。
后方的金国正军自然不会手软,长枪疾刺,战马践踏,长刀挥砍,很快就在这些签军人群中掀起一片血雨。
“敢退者,斩!”
武兴军第六将回特弥勒挥舞大刀,将慌不择路冲到身前的一名中年男子一刀两断,狞笑着对着签军大吼出声:“要么前进,要么死!”
说罢,回特弥勒复又指着签军人群中间:“把那几个将筐扔了的贼厮,都给俺杀了!”
有亲卫驱马上前,不待那几人逃跑,就将其的人头砍下,插在了长矛尖端。
在武兴军的威胁下,这些昨日还是百姓的签军再次被组织起来,哭嚎着再次向前,用土石填埋忠义军营寨外围的壕沟。
陆游不忍直视,却又知道,刘淮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他一直学的圣人文章,却又使得他不能在百姓罹难时无动于衷,所以陆游干脆遮住眼睛,想要转身离去。
刘淮却是直接拽住了陆游的胳膊:“陆先生,这些事情你得看,得去习惯,然后再去想办法解决。在之后肯定还会有这等惨事,难道陆先生此次都要遮住眼睛来躲避吗?”
陆游听罢,浑身颤抖一下,强自站定身体睁大眼睛,扶着望楼的栏杆向北方看去。
然后他就看见了又是一轮箭雨,又是一轮溃逃,又是一轮屠杀,又是一轮哭喊中的冲锋。
而如此几次后,这两千签军已经死伤了四五百人,如果按照常理来说,他们早就应该溃散了,但他们被夹在武兴军与忠义军营寨之间,西面是沂水,东边是土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要继续填壕沟又不敢,想要撤退又有督战队的鬼头刀。
到了最后,这一千多签军干脆停留在了武兴军与忠义军中间,既不前进,也不后退。
回特弥勒见状气极反笑,直接率本部五个谋克的骑兵压上,就要继续驱赶签军上前。
此时第一道壕沟已经有几段被填平,几条宽约七八十步康庄大道已经出现,签军见到身后有甲骑压上,有人慌不择路,通过这条通道直接到了第二条壕沟之前。
原本这些签军还在害怕头顶是不是又会挨上一轮箭雨,但见到箭楼上的弓箭手只是控弦在手,却不放箭,不由得大喜过望。
很快大部分签军就顺着通道,抵达了第二道壕沟之前。
回特弥勒哈哈大笑。
作为战场宿将,这种场面他已经见过了太多次,人心都是肉长的,本地起兵作乱的贼人,又如何会对本地百姓下死手呢?
谁能保证这些填沟壑的百姓,就不是之前的旧相识?不是自家的的三舅公二婶子街坊邻居?
若是贼人不愿下手,就让这些刚刚编练的签军冲击对方阵型;如果贼人狠心,那就会使贼人的普通士卒士气低落。
至于武兴军所付出的,无非是一些汉儿而已。
谁会在意他们?
还是那句话,北地什么都缺,唯独贱如草芥的汉儿要多少有多少!
而最妙的就是,如果贼人一开始狠心,但中间却是手软,不愿意在杀戮签军,那就代表着贼人上下生怨,军心动摇,甚至军令不通畅了!
这就是战机!
回特弥勒对着军使大声说道:“告诉都统,贼军已乱,俺要试试今日破营。让卓陀安那厮抵住俺的后腰!
儿郎们,听俺的军令,步卒中间,骑兵两翼,咱们摆出最正经的女真大阵,继续驱逐签军进攻营寨,如果成功,咱们就堂堂正正的压进去!”
“喏!”
几名行军谋克拱手应诺,拍马离去。
很快,五个谋克的正军步卒列阵上前,其中只有一百人披甲,其余人四个谋克皆是轻卒。
回特弥勒是武兴军第六将,战力差不多是全军中间,他的五个谋克骑兵其中有两个是甲骑,剩下三个是轻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