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英雄来日当磨折 (第2/2页)
军使额头生汗,将命令重复一遍后,不顾周围人侧目,拍马而去。
刘淮复又指向一将:“张白鱼!”
“喏!”张白鱼在马上拱手以对。
“你麾下聚集五百甲骑,偃旗息鼓,牵马而行,隐藏在步卒大阵之后。
右军主动进攻会与中军脱节,现在令你等时机成熟时,沿着中军与右军的缝隙,率所有甲骑杀出去。记住,那面武兴大旗不动,你也不许动。”
“喏!”张白鱼当即翻身下马,随后牵着马,领着心腹军官在中军与右军之间列阵。
“传令给中军副统制鱼元,让他在左翼继续维持战线。”
想了想之后,刘淮摆手:“不,传令给天平军辛弃疾,就说,古之名将都是可以创造奇迹之人,但张辽破乌桓之前,关公斩颜良之前,霍去病率八百骑兵纵横漠北之前,周瑜凭江东火烧赤壁之前,都是声名不显的裨将小将,难道是因为他们那时候本领差许多吗?只是因为时运不济罢了。
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而在我看来,他辛弃疾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名将。因此,天平军可以自行其是,我让中军副统制鱼元尽量配合。”
军使大略重复一遍之后,也拍马而去。
魏胜见刘淮没有别的军令,终于诧异说道:“大郎,你就如此看好那辛五郎吗?”
刘淮点头,也不顾周围依旧有亲卫环侍:“我在天平军中厮混过几日,发现天平军中虽然豪杰众多,李铁枪、耶律兴哥、耿京都是一时之选,但真正能名垂青史的大英雄大豪杰,唯辛弃疾一人而已。”
魏胜先是点头,复又笑着对刘淮说道:“那你认为,咱们忠义军中,谁是如那辛弃疾般的大豪杰。”
刘淮拱了拱手,笑着说道:“当然只有父亲了。”
这下子不只是魏胜失笑,就连周遭原本有些紧张的幕僚与军兵都面露微笑。
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将领的必修课,此时魏胜与刘淮并不是简简单单在说笑而已,也在用自己的镇定感染着周围人,稳定着士气。
见气氛稍稍放松,魏胜继续笑道:“大郎如今说话怎么如此好听了?莫非遇见哪家小娘子,开了窍了不成?”
此言一出,饶是在厮杀遍地的战场上,也有人笑出了声。
忠义军其实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言,那就是刘淮其实是魏胜的婿养子,具体是谁传出来的无人知晓,反正说得有模有样,而且魏胜并没有给刘淮改姓,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
按照这种关系,魏胜说这话就不是父亲调侃儿子了,分明是岳丈在教训女婿。
刘淮也是失笑,却是摇了摇头:“父亲说笑了,我也不是夸耀父亲,而是说……”
说着,刘大郎目光环视战场:“如果没有父亲,我就算能活下来,也只会过自己的安生日子,忠义军绝大多数人也会随波逐流,活得好的去享荣华富贵,活得差的去当安安饿殍。
但是,如果父亲没有我们,想必也会拉出一批人马,克服万难,奋死北伐,以拯北地万民。”
“我曾听过一人评判南渡诸将,对其余将领皆有褒贬,唯独将岳飞岳鹏举列为首位,世人疑问。那人却说:世人逐利,唯彼赴义,故列英雄第一。父亲为人,与那岳鹏举无异,难道称不上大英雄大豪杰吗?”
不顾其余人皆已呆住,魏胜笑着摇头:“大郎,你的言语过于夸张了。所谓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如今我等要平定乱世,忠义军上下皆奋力效命,岂不是因为已经‘义胜利’了吗?而将义摆在首位的忠义军将士,如何不能被称为大英雄呢?”
一向口齿伶俐的刘大郎,听闻此言也只能哑然失笑,一时间连连点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