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第2/2页)

刘淮起身接过之后,发现竟然是一面红底黑字的旗帜。
  
  “打开看看吧。”魏胜笑着说道。
  
  刘淮依言将大旗打开,发现其上有斗大的‘靖难’二字。
  
  “其实这件事早就应该去办了。”魏胜说道:“但是时间却是太紧迫了,自北伐以来,无日不战,无时不争,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魏胜走到依旧看着大旗的刘淮身前,拍着对方肩膀笑道:“大郎,你以后就是靖难大军都统了。”
  
  刘淮原本还有些哭笑不得,靖难这个名字虽然有平靖厄难的意思,但熟知历史之人,说起靖难都难免会想起朱棣的靖难之役。
  
  现在,一个北方人率领靖难大军到建康厮杀,他总有一种强行复刻历史名场面的既视感。
  
  然而,在刘淮听到魏胜说他以后就是靖难大军都统的时候,方才猛然反应过来。
  
  靖难并不只是一个口号。
  
  而是大军的军号。
  
  以后魏胜与刘淮将不会有从属关系,刘淮将是一路大军的都统,与魏胜平起平坐,甚至可以自称一句节度使了。
  
  在一旁静静看着的魏郊与魏昌也有些惊讶,但惊讶之后,复又觉得理所当然。
  
  忠义军现在兵分两路,留在山东的还好,去宋国助战的却不能再以统制之类的身份行事了。
  
  遇到重大战略问题无法作主是一方面,另一点则是宋国高官云集,这个总管,那个节度的,若没有一个都统的身份,岂不是会被人肆意拿捏。
  
  来一个什么淮西总管让刘淮去阻敌,不去就是以下犯上,该怎么办?
  
  这倒不是说刘淮会怕了他们,而是军中仇怨一旦结下,那很多时候就得靠刀子说话,用人命画句号了。
  
  而有了都统的身份,哪怕是自封的都统、节度,总会唬住一些人,让他们投鼠忌器的。
  
  对于刘淮来说,魏胜此举并不仅仅是分享权力那么简单,更是对他无比的信任。因为刘淮有了这个身份,忠义军中战力最强的那一部分,其实已经自动变成了靖难军,理论上已经脱离了魏胜的掌控。
  
  “父亲。”刘淮捧着大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大郎。”魏胜拍着刘淮的肩膀,脸上浮现出一丝感慨:“一转眼的工夫,你就已经这么大了,成了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了。
  
  还记得我捡到你的时候,你还只有这么一小点,也是被这么一面红底黑字大旗包裹着的。”
  
  说到这里,魏胜面露怅然:“那时我只是个伙长,在淮河上驾船备金贼,虽是宋金议和,但金贼却是时有过界,或抢夺财物,或屠杀村庄。
  
  那天我正在划着小船,躲在芦苇荡里,却听到一阵细细小小的哭声,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狐仙鬼魅,吓得不得了。然而循声望去,却见你就在个水桶中,水桶被芦苇缠住,似乎是从上游冲下来的。你身上只裹着一面红色大旗,且并没有任何书信与信物。”
  
  不只是刘淮,就连魏家的几人也是第一次听闻刘淮的身世,此时俱是静静听着,生怕落下一个字。
  
  “当时你的哭声已经很小了,应该是饿了好几天,我刚刚把最后一个饼子吃下肚,营地也在两三个时辰路程。”魏胜做了个怀抱婴儿的动作:“我当时就是这么抱着你,在小船上急得团团转,却没有办法。我只能求老天爷,既然他能饶你一命,为什么不把好人做到底呢?”
  
  说到这里,魏胜露出一丝惊奇:“就在心中刚刚祈祷完,一条肥鱼就直接跳上了小船的甲板,我赶紧把鱼宰了,刮下肉泥,喂到你嘴里。当时你已经饿极了,直接将肉泥吞了下去。那一条肥鱼你竟然吃了一半,哈哈。”
  
  刘淮也跟着笑了起来。
  
  魏胜笑了一会儿,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将你带回了军营,原本想要寻到一户人家以作寄养。然而回去之后才发现,有一小股金贼将我相熟的那户庄子屠戮一空,唉,没有办法,我这糙汉子也只能带着你奔波。
  
  不过,就在第二日,就在营地边上,遇见一伙快瘦成骨头的流民,说是从北边逃难而来,但是大宋不要他们,又要将他们撵回去,无家可归只能在河边找些吃食。
  
  有个瘦得快秃了的大丫头见我怀抱着你,就从流民中逃了出来,跟我说,以后她来带孩子,只要有地方住,有顿饭吃就可以。”
  
  说到这里,魏胜复又看向三个亲生儿女:“这个大丫头,就是你们阿娘。”
  
  “啊?”魏如君小小惊呼了一声:“竟然是阿娘?”
  
  “是。”魏胜点头,复又感叹:“想来,就是那时候她身上落下的病根,怎么也好不了,早早过世。”
  
  刘淮捧着大旗,恍惚了片刻方才说道:“父亲,当日在军中十分不便,为什么就没有想过,将我扔下一走了之呢?”
  
  魏胜摇头:“淮河来送,鱼跃船板,这是老天都要你活着,我又有什么道理去害你的性命。而且……”
  
  说着,魏胜抚摸着红色大旗说道:“而且,那面包裹你的旗帜上有个‘刘’字,是咱们的汉家儿郎。虽然之后我也多方探寻,试图寻找是哪个刘姓将领以身殉国,但那时候实在是太混乱了,宋金虽无大战,但小战却是不断的。天下平静之后,淮河两岸民生凋敝,更是找都没处找了。”
  
  刘淮恍然:“也就是这个原因,才让我姓刘?”
  
  魏胜点头:“正是,也因为是从淮河而来,所以就给你取了一个‘淮’字。”
  
  刘淮终于彻底明白自己的身世,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魏胜收他当义子,却不给他改姓魏。
  
  别说在这个时代了,就算再后世,遇到发生几率十分巧合的事情,也会让人不自觉的开始迷信。
  
  魏胜继续说道:“我一直在想,老天爷如此眷顾大郎,以涛涛淮河相送,难道是因为大郎终究会做出一番大事业?到了今日,我才晓得,我家大郎的确有大气运,大智略,来日成就不可限量。
  
  也许这是因为苍天老爷看到汉家遭祸,心中不忍,才有天上星君下界,佐我汉家以成大业吧。”
  
  说到这里,魏胜看着刘淮,满眼都是靖康时代豪杰留下的影子,想着这几十年来的风起云涌,不由得有些痴了。
  
  刘淮则是彻底释然。
  
  魏胜的言语虽然充斥着迷信色彩,但其中有一句还是没有说错的。
  
  老天让他穿越过来,绝对不是为了让刘淮坐视汉人势衰,天下分裂,北地百姓在铁蹄之下十不存一的。
  
  而是让刘淮能够平定天下,克定祸乱的!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哪里能袖手旁观风云起落呢?
  
  想到这里,刘淮忍住了胸中激荡的意气,捧着靖难大旗说道:“父亲,既然这都是天意,那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此次必然会取得大功!”
  
  魏胜点头,从案几上端起酒盏:“今日就祝大郎,阿昌马到成功!”
  
  魏胜的儿女们同样端起酒盏,随之一饮而尽。
  
  第二日,靖难大旗高高飘扬,已经接到通知的诸将带着麾下兵马纷纷登上舰船。
  
  今日北风稍急,只要升起船帆,不用踏桨,就能借着风力飞速南下。
  
  宋国水军先行出发,随后的是三千东平军,最后的则是三千靖难军与两千天平军所混编的主力大军。
  
  刘淮站在旗舰的舵楼上,遥遥眺望着远去的海岸线,心中依旧翻腾不停。
  
  到了此时,他所率的山东义军,竟然已经成了左右天下大势的重要组成,无论成败,都会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不让人心生激荡?
  
  于此同时,魏胜站在军营的望楼上,同样远远眺望着‘靖难’大旗隐于波涛之中,终于忍耐不住,眼中一酸,流下两行泪来。
  
  “大郎,阿昌,你们一定要好好的。”
  
  声音轻微,很快就被淹没到了风声之中。
  
  宋绍兴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山东义军正式出征,南下参战。
  
  (第一卷:山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完)
  
  抱歉,今天工作上有些事情,而且得梳理一下大纲,只有一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