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任将封侯非吾愿 (第2/2页)
张白鱼还没有应声,张小乙却是先抢回了话头:“大郎此言差矣。我来之前,辛五郎千叮咛万嘱咐,如若大郎依旧身先士卒,就让我一定要劝谏。大郎身为都统,身负数千将士的安危,身负两淮山东局势,如何能身陷险地?!须知道,此时可不是领着数百骑兵拼命的时候了!”
辛弃疾的这番话是有些道理的。
大将身先士卒虽然会振奋士气,但接下来更多的是拖家带口一波莽,因为陷入军阵厮杀的大将很难再统御全军。
用句后世开国元帅的话来说就是:我不会在战线的最前方,我只会在我应该在的位置上。
刘淮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却是笑出声来:“现在如何不是领着数百甲骑拼命?”
张小乙与张白鱼也同时笑了。
现在靖难大军只到了三百余甲骑,这两日的战事注定还是数百上千人的厮杀,依旧是这些人最擅长的小规模战斗,作为顶尖战力之一,刘淮如何能不亲身上阵?
张白鱼拱手说道:“就算都统郎君不说,我也是要请战的,要走水路,无论如何,都是我最合适。到时候还请都统郎君为我遮掩!”
刘淮点头:“那是自然。四郎,且去遴选二十勇士乘小船作埋伏,等待信号。”
张白鱼拱手应诺,刚要离去,却被刘淮拉住:“且再歇歇,战事在一个时辰之后开始,到时候还得有淮西军的参与。”
张小乙不由得嗤之以鼻:“那些窝囊废能干什么?到时候给咱们扯后腿吗?还不如咱们三百骑一齐出动,与金贼定个生死!”
张白鱼却正色说道:“小乙哥,大宋是有豪杰的,就算淮西军成了这副模样,也依旧是有豪杰的。”
张小乙还待要多言,然而见到刘淮也是点头,终究还是失笑以对:“四郎说什么就是什么……”
见张小乙不信,张白鱼也只能摇头。
真不怪他们,谁让淮西惨败成这副模样呢?
然而张小乙对淮西军的蔑视,终究只是持续了半个时辰而已。
申时过半(下午四点),五百淮西军由各自统制带领着,在采石镇北面的一片空地上聚集着,这里还堆积着百余具尸体,都是遇难的采石镇镇民,此时正在被淋上了油料,堆上柴薪,以作焚烧。
三百靖难军甲骑牵马而立,肃然望着这一幕。
虽然冬日中气温偏低,但这里毕竟是江南,多日的腐败已经使得尸体有些发臭。发现已经来不及掩埋之后,为了避免瘟疫的产生,虞允文下令,让军士将这些尸首聚拢起来焚烧。
火焰渐渐升腾,黑烟也逐渐变得粗大,尸体在火焰中渐渐扭曲,渐渐碳化,使得淮西军一些士卒低下头来,不忍再看。
虞允文穿着那一身破皮甲,端坐于马上看着这一幕,想要说两句来临阵鼓舞士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看向了靖难军最前方的刘淮。
“都抬起头来,都好好看。”刘淮会意,驱马在淮西军阵前来回奔驰,声色俱厉:“你们从淮西逃到时候,就是将淮西百姓扔到了火坑里,他们现在就是这副模样。你们家在淮西的,难道不想报仇雪恨吗?
此时金军甲骑已经渡过江南,江南百姓也将遭遇这等惨事,你们家在江南的,难道不想保卫乡梓吗?
都好好看着这一幕,今日不死战,采石镇的今日就是你们家乡的明日。火中镇民的今日,就是尔等父母妻儿的明日!
现在我再问一句,你们愿不愿意在今日,与我等一起,抗击金贼!”
“末将愿往!”时俊当即拱手大声应诺。
“某愿往!”
“杀金贼!”
无数声音杂糅在了一起,不只是靖难大军与被遴选出来的五百淮西军,甚至连自发列阵围观的两三千淮西军也同时高呼起来。
在愈来愈盛大的火焰中,声音渐渐统一起来。
“杀金贼!”
“杀金贼!”
“出征!”虞允文适时的下了命令。
随后,代表进军的大将军鼓隆隆作响,五名统制官将自己变成了百人都头,各自带着百名左右的心腹走向了东采石渡口。
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七日申时过半,整个淮西防线的宋军在经历了主帅王权退缩畏战,近十万大军被击败,像狗一般落荒而逃,家乡驻地数十城池村庄被屠城白地后。终于鼓起了最后的勇气,成建制的向金军发动了第一次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