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建章殿下食其儿 (第1/2页)
“老夫这次来,不是信不过你们。而是要亲自传达军情。”
魏胜的罩袍上还有些水渍,不知道是清晨的雾气凝聚,还是渡河时不小心溅上的,在赶路的时候寒风刺骨,已经冻成了冰凌。
而进入中军大帐后,简易火炉旁,冰凌迅速融化,使得罩袍变得湿漉漉的。
然而魏胜毫不在意,见面单刀直入,连寒暄的工夫都没有。
帐中只有呼延南仙与梁远儿二人,皆是恭敬听命。
魏胜走到舆图畔,用刀鞘指着山川地势:“东平军已经扩军到万人,一路五千兵马由老夫亲率,此时已经攻克潍州北海县,另一路五千兵马由呼延绰率领,自密州诸城出发,已至高密、胶西,山东东路三州,莱州、登州、宁海州此时已经被我军分割截断。”
说着,魏胜犹如切蛋糕一般,将整个胶东半岛切了出去。
随后他又在益都府正东的潍州点了点:“现在武成军六千兵马,沿着朐水顺流而上,自南向北进攻。张青率五千东平军,自潍州从东面进攻。两面夹击,使金贼首尾不得相顾。”
在这幅地图上,武成军与东平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大有直接要将整个益都府碾碎的架势。
所有的军队调度,人员配置都是刚刚好,颇有一种羚羊挂角的艺术之感。
呼延南仙看着地图,犹豫片刻,还是拿出忠义军军议时光明正大的态度,拱手出言:“元帅,既然如此,为何不派遣一偏将或军使来传令,而要亲身前来呢?”
魏胜微笑摇头:“正如之前耿节度传达的讯息,金贼威毅军已经在水泊梁山之畔全军覆没,天平军已经全据东平府。
山东此时已经没有金贼主力,用大郎的话来说,接下来要打的,就不仅仅是军事仗,更多的是政治仗了。”
呼延南仙又是沉默半晌,方才咬牙说道:“元帅,我知道元帅的意思,但是武成军儿郎与女真狗仇深似海,这怒火若是不让他们发泄到女真狗头上,说不得就要发泄到咱们身上了。
到时候大军上下离心,说不得会影响接下来战事。”
这也算是正式对忠义军的对敌政策提出质疑了。
魏胜也不恼怒。
其实这套对敌政策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有许多非议,但彼时忠义大军不是魏胜的心腹就是一路招降纳叛的军将,在这种事情上根本没必要跟刘淮较劲。
后来待到典论、斜卯张古等女真人加入忠义军,并与耶律兴哥、萧盆奴等契丹人并肩作战之后,忠义军上下终究还是明白了刘淮的苦心。
具体道理,刘淮也跟忠义军所有人讲得明白。
所谓政治,就是将敌人搞得少少的,将朋友搞得多多的。
将敌人转变为己方,让女真人也反金,那也是将敌人变少了。
就比如汉代霍去病,为什么能在草原上想去哪里都能找到?就是因为其麾下有许多汉化的匈奴兵。
还有金日磾,作为匈奴王子,成了汉朝的辅臣,为了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反例就是李广,为什么他到了草原就会迷路?就是因为这厮杀俘,根本没有匈奴人敢投降他,更没有匈奴人敢在他麾下效力。
刘淮没有说的是,哪怕是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旗号的朱明,对待蒙元那也不是一味的杀光了事。
就比如朱棣麾下的靖难大将火真,那就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火真的子孙观海卫千户火斌跟着戚继光抗倭,早就是汉人了。
道理说明白了,再加上忠义军也不是放大羊式的统一赦免,陆游、魏郊等人组织的文法吏体系一直在进行公审,诛杀首恶之后,至于那些本身活得就十分惨的底层异族百姓则被分散安置。
因为猛安谋克户的军民合一性质,所以惩罚还相对较重一些,几乎所有活下来的青壮都会被发到矿场盐场进行劳动改造。
但呼延南仙与其他天平军将领不同。
他虽然也是狼狈脱离金军的,却是终究还是带着两千多精兵,属于带资入股,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没有跟随忠义军进行过前期战争,根本没有系统性的了解过魏胜与刘淮为忠义军定下的对敌策略。
“呼延将军多虑了。”魏胜摆手说道:“不是不报复女真人,而是身为大军,武成军应当令行禁止。军队的职责就是攻城略地,至于后续政事赏罚,以及对猛安谋克户的处置,魏郊已经率文法吏前来。必然不会让军中起了非议。”
此时此刻,魏胜也只能如此说。只要经历几次大战后,武成军自然就知道,每项政策的实施,都是有原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