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将军多让岂私情 (第2/2页)
杨春实在拉不下脸来,如梁子初一般对刘淮叩首之后,口称末将。
对于杨春的行为,刘淮确实也有些恼怒。
这也不是说刘淮自大,认为天下英豪皆当俯首于我。而是说现在形势恶劣,正是应当齐心协力,共赴国难的时刻,怎么能因为区区面子问题,就避之不见呢?
而且刘淮北上也不是空着手来的。
不只是虞允文与李显忠两名淮西军政大佬都给了保证,就连淮东的刘锜与叶义问都发了话,刘淮所发出的所有奖惩都由他们们兜底,只要不封出一个王去,他们都会咬牙认下。
于此同时,靖难大军也有节制淮西义军的权力,从这个方面上来讲,已经被打成巢湖水匪的杨春正是在他的指挥之下。
当然,杨春总有一千个不是,一万个不妥,也终究在两淮大溃败之后,依旧没有退缩,而是就地收拢兵马继续抗金。就凭这一点,刘淮也得高看杨春几眼。
“杨知州所想,我还是知晓一二的。”刘淮摇头说道:“我在可以做三个保证,一是不会吞并他的部下,二是绝对不会羞辱于他,三是不会莫名让他陷于死地。不过杨知州还得速速来巢县,以作军议。”
梁子初连连点头,到最后则是直接拱手应诺。
“至于如今形势,前几日我军未渡江时就已经有了推演。”
“若是我算的无错,码头上的那些粮草货物就是供应给完颜亮大军的,靖难大军现在的位置正好掐断了金军的粮道。这可不是东关那一个小小的关隘,而是巢县至东关,南北五十里全被我等堵住了。”
“用兵之毒,莫过于断粮。换句话来说,金贼要拼命了。”
“一开始拼命的必定是留守于后路的大怀贞,无论从军令,还是保全军队,他都只能发大军来攻。虽然巢县难克,可他手中还有九个猛安,将巢县围住还是完全可以办到了。”
“而最迟再过上五六日,完颜亮就会放弃对采石的攻势,率大军回攻东关。”
“这一条防线再坚固,也不能挡住四万金贼正军的两面夹击。”
“胜机只有一点,那就是大怀贞大军来攻时,咱们在巢县之下将其击败,随后再全力防御完颜亮的进攻,届时即可坐等他们饿死!”
“这个时间节点,最多不超过二十天,若过这段时间,还没有击溃大怀贞,则只能死守巢县,被数万大军围攻。”
对于大怀贞来说,皇帝亲自下令,让其守卫后路,结果守成了这个样子。大怀贞还有一丝心气,就会立即发大军来争,以期将功赎罪。
若是因为大怀贞而导致东路军出大问题,别说他姓大,就算他姓完颜也死定了。
到时候就算完颜亮赦免他,大怀忠也一定会宰了他!
而对于完颜亮来说,金国水军上下用血肉填出的坦途要不要踏上去?别忘了,苏保衡都搭上了半条命。近在眼前的灭国之功要不要因为身后有数千宋国兵马渡江就半途而废?军中尚有余粮的情况下,要不要相信大怀贞能迅速扑灭叛乱,打通粮道?
这是不言自明的。
此举自然是军事冒险,但金国整个南征计划何尝不是一场巨大的政治冒险呢?
这也就导致了大怀贞虽然距离较远,却一定是先到的,而且必然是不惜一切代价,仓促赶到的。
只有当大怀贞解决不了巢县,或者那三个万户军粮将尽时,完颜亮才会引军返回。
完颜亮会率领全军绕过东关通过含山进攻巢县吗?
答案也是不会的。
因为这是撤退,撤退中必然会人心散乱,巢县与含山相距太远,中间又是山路,即使有三万大军也无法呼应,这就是宋军的战机。若是金军稍微进攻不顺,虞允文就会就会率大军从身后攻下含山。
金军三个万户都会被关在东关、巢县、含山所围成的三角地带,大别山余脉外加巢湖会堵死金军的一切生路。
稍微稳重一些的将领就不会冒这种险。
至于完颜亮与正啃扬州的徒单贞汇合撤退,那更是不可能的。
因为山东两路已经全反了!
别忘了,之所以原本主攻的两淮方向现在成了偏师,就是因为山东粮草无以为继,无法通过被黄河夺了河道的泗水运送到前线。
完颜亮敢出那种昏招,六个万户的后勤都会一起崩,到时候刘淮就敢带上千余轻骑尾随追击,去削完颜亮的首级。
所以完颜亮必会打通东关一线。
这并不是什么神机妙算,也不是什么开了天眼,而是山河地理军事谋划天然而然的。
这种基于事实的推论要比掐指一算要准上一万倍。
“也因此,梁统领,我暂时表你为权巢湖水军统制,首先要去探查合肥的情况,将他们出兵时间、多寡都探查清楚,我这里也会有熟识水性的军士与你们同行。”
“喏!”梁子初拱手应诺:“末将现在就组织人手,沿着肥水北上!”
刘淮摆了摆手:“不忙,金贼在巢县恶事做尽,你难道不想看到金贼的最后下场。”
梁子初只是呆愣片刻,就随即狞笑说道:“自然是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