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顶踵国恩元未报 (第1/2页)
刘淮望着城门处渐渐平息的骚动,皱眉说道:“雷奔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安排后续兵马就率全军登城了?还得依仗辛五郎临阵处置。”
何伯求摇头说道:“雷统制只是个斗将而已,能在危急关头主动上前厮杀已经足够了,很难事事考虑妥当。”
刘淮叹了口气:“雷叔已经年过四十了,老不以筋骨为能,还能当几年斗将?不去顾全全局,又如何敢托付他方面之任?到时候要不想在一场大战中莫名其妙的脱力而死,就得脱离大军了。”
何伯求闻言也只能点头。
在战时军中新老交替十分迅速,也是十分正常的,所有人都在战争中成长,老人跟不上成长速度被淘汰,新人上位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就比如岳飞三十二岁当节度使,自然是天纵奇才,然而东京留守司这个团体中比他资历老的人或死或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刘淮明白,何伯求了解,就连他们讨论的对象雷奔也有模模糊糊的感受。唯独在战场上议论这些事有些太残酷罢了。
将乱七八糟的念头抛之脑后,何伯求说道:“郎君,金贼今日这般强攻,看来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了。”
“确实。”刘淮点头,指了指各处城墙:“原本我还有练兵的想法,但金贼如此作态,反而没办法继续练兵了。”
何伯求点头:“金贼一上来就拼尽全力,被咱们杀伤甚重之后,说不得就会撤兵。”
“让杨老将军与梁子初准备好吧。”刘淮冷笑道:“我示弱,他们竟然蹬鼻子上脸,认为我真的弱,简直是不知所谓。传令各部整理战兵,等我命令。”
此时开战已经有近两个时辰,趁乱登城的金军已经几乎被清扫干净,只有少数人负隅顽抗。
面对如此情况,金军是真的打不下去了。
首先感受到怪异氛围的是集中了近千兵马,与黄亨三配合登城的仆散寿。
因为在他的视线中,黄亨三的大旗已经消失在城头有一会儿了,却始终没有再次出现,城门也没有再次打开,这一切都给了仆散寿不好的预感。
而另一边,当黄亨三的大旗消失在城头后,他手下的谋克虽然依旧在奋战,可在弩矢箭雨下,编制已经开始混乱。
大怀贞虽然很想下令让他们先撤退整军,可一方面黄亨三生死未卜,极有可能还在城墙上奋战,另一方面,拔队斩的苛刻军法使得那些行军谋克们也不敢退。
仆散寿虽然更加惜命,没有亲自上城头,可与之相对的,就是他所部的金军始终无法在城墙上打开缺口,往往刚刚登城就被撵了下来。
城门那边更完蛋,大怀贞在那边集结了四个谋克的兵力,并且驱使着签军扛着简陋攻城武器破门,可往往签军刚一出动,城头上就是一阵箭雨,战力与士气极弱的签军在泼洒的箭矢中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不过片刻就败下阵来。
仆散寿狼狈奔马而来,向大怀贞请令:“总管,派遣正军攻打城门吧!签军确实不堪用,再冲多少次都没用!”
“不行,接着让签军冲!我就不信宋狗的箭矢不要钱,还能无穷无尽的掏出来!”眼见又是一波攻城门的签军被乱箭射退,留下了数十死伤,大怀贞勃然大怒对仆散寿说道:“看看究竟是他们的箭多,还是老子的签军多!”
“喏!”仆散寿一拱手,继续组织下一场进攻。
也不怪大怀贞发狠,战争状态下,军火的消耗度是非常可怕的,就拿制造羽箭来说,一枝箭需要裁木、粘羽、辔镞、上漆四道工序,可射出去只要一秒!
西方的爱德华一世在面对苏格兰人进攻时,也有一句名言:箭多贵,上威尔士人,反正他们不要钱!
易地而处,大怀贞对付这些叫花子签军不会浪费任何箭矢,用金汁都心疼!
煮金汁不要柴火吗?
当然,仆散寿还是有些腹诽的:靖难大军的箭矢当然是不要钱的,这些原本就是供往前线三万大军的辎重。
若是这些箭矢全靠靖难大军生造,那刘淮肯定舍不得这么着用,可架不住这些都是堆积在巢县的军资,不用白不用。
所谓崽卖爷田不心疼就是这种心态。
签军再次在金军的屠刀下推起撞门锤,进入了城门下的血盆大口。
大怀贞喘着粗气,干脆站在了马背上,四面环顾,心中盘算着如今的情况。
黄亨三与仆散寿一起进攻城墙,耶律涂剌率领千余马军在外围游荡,随时准备与出城的靖难大军厮杀,而大怀贞作为行军总管,与大弘山一起,在城门外远处列阵,准备在城门打开之后当先进城。
当然,真正打起来之后,战局的情况就有些混乱了。
大怀贞与大弘山这里还好。
仆散寿为了在城门打开之后就能争夺城门,选定的登城地点过于靠近城门了,以至于与扛着撞木撞门的签军互相阻碍,产生了一定的混乱。
耶律涂剌这边更加混乱,他麾下的骑兵有一部分是黄亨三所部,这些行军谋克见到自家将主登城,也在拔队斩军法的威胁下红了眼。他们虽然没有正面反抗耶律涂剌的命令,却也派遣了些许兵马在城下逡巡,抛射弓箭来协助自家猛安。
对此,耶律涂剌虽然心中恼怒,却也没有办法,因为他虽然对自家猛安有绝对管辖权,却无法以此种小事对其余猛安的行军谋克生杀予夺。
这也就导致了耶律涂剌虽然理论上有十个谋克的马军在手,但真正能随时调动作战的不过六百余旗罢了。
接下来的破局之处在何方?
正在大怀贞心中焦急思索的时候,却听到城头一片哗然。
抬眼望去,却只见黄亨三的先登之处被宋军夺回,而其上依然在混战中的金军纷纷翻过墙头,顺着梯子爬了下来,来不及逃跑的干脆直接从城头跳了下来。
这些先登的甲士都是一军之中最为勇敢的人,为何会如此落荒而逃,他们究竟看到什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