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须马革裹尸还 (第1/2页)
“军情就是这般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刘锜的帅帐之内,叶义问与刘锜并列坐在主座上,陆游在舆图上指点,帐中之人除了张荣、李宝,其余几人都是刘锜的心腹爱将,也都是悍将。
可以说,淮东能战敢战之人,除了率领八千兵马驻守扬州与徒单贞死磕的李横之外,都在这里了。
他们将襄樊传来的军情与虞允文写来的书信传递翻看,有人面露疑惑,有人眼角含怒,有人则是长吁短叹。
已经升任为副统制的悍将员琦率先喜形于色:“都统,是要打大仗了吗?还是让俺作先锋吧!”
刘锜笑道:“到时候少不了你这员猛将。”
而在另一边,一名敷粉簪花的大汉却是在冬日不停的流汗,以至于敷满脂粉的脸上已经被汗水犁出阵阵沟壑。
此人正是刘锜的侄子刘汜,同时也是刘锜在军中的继承人。
刘汜的水平只是一般罢了,毕竟他是凭借身份上位的,不似刘锜这般从靖康年间的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一代,想要活下去那是真得有点本事才成。
也因此,即便敷粉是宋朝男子中十分常见的行为,只因为刘汜能力拉垮,就被同僚部下暗自讥讽为‘脂粉郎君’。
王世隆也涂脂抹粉,但他有韬略武艺,更是忠义敢战,你看有人敢嘲讽他吗?
正因为有这种德不配位的窘境,所以刘汜才会想要在此次大战中立功,偏偏这厮也是个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水平是真的很一般。
而此时刘锜已经老病不堪,接班的日子迫在眉睫,刘汜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就得主动担当起责任来,甚至独当一面立下大功。
另外,刘汜终究还是在刘锜身边耳濡目染过的,知道天下大势是如何的,也是知道自家叔父性子是什么样,由此直接就能推算出来,接下来要打大仗了。
刘汜所统帅的是淮东大军最为精锐的兵马,不可能不参战的。
百种心情同时夹杂在一起,让刘汜额头的冷汗越来越多,以至于一时间根本无法回答刘锜的问话。
后军统制魏友瞥了刘汜一眼,叉手行礼问道:“都统,有什么军令就下吧,今日在这里的都是淮东大军的敢战之辈,都统一声令下,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锜点头:“虽然此次军议内容,皆是绝密,不得外传,但让你们卖命,老夫却总得知道尔等是如何想的,莫要事到临头,决死之时,你们犹犹豫豫,贪生畏死就不妥了。”
张荣听到这里,终于忍耐不住:“事到如今,天下将覆,还有什么好说的?待到金主完颜亮撤军之时,成太尉、刘大郎在东关巢县阻敌,虞相公、李太尉自采石渡江追击,我军沿大江顺流而上,或与虞相公的淮西大军合军一处,或自含山而入,将完颜亮覆灭在巢县东关一带!”
张荣所说的计划很简单。
如果刘淮将防御力量放在东关,则淮东、淮西、池州三路大军追过去,把金军堵在东关至裕溪口之间。
如果刘淮决定在巢县决战,那么淮西与池州大军就一路追击金军,而淮东大军就会通过含山县,沿着褒禅山抵达巢县参战。
这个计划是很有可行性的,不过有一个重大纰漏没有解决。
左军统制王方正色说道:“张总管,咱们这些人都是想要做事的,所以俺也不废话。你这套军略极好,却只有一点。”
说着,王方指了指舆图上的扬州,又指了指真州:“金贼也不是傻子,咱们一动,他们肯定也会发现,到时候金贼追来该如何是好?难道要先与淮东金贼作一场,再去淮西?到时候咱们还有战力吗?”
刘汜从刚刚那种紧张慌乱之态中缓和过来,对着王方摇头:“不,这并不是最紧迫的问题。”
“叔父。”刘汜叉手,诚恳问道:“淮东大军若向淮西进发,需要多少兵马,又得留守多少兵马?”
这倒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果出征人数多了,别说不好掩盖行踪,含山县那条路也是走不得的。留守的人少了,若是扬州与瓜洲渡被徒单贞率军攻破了,那乐子就大了。
若是出征人数少了,军合力不齐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完颜亮抓住机会逐个击破,去了就是肉包子打狗,到时候损兵折将不说,淮西兵马士气也会受到打击。
刘锜的目光略过了李宝与张荣:“刘汜率前军本部精锐一千五百人,魏友率右军与后军两部精锐两千人,王方率左军精锐一千人,外加老夫的本部亲卫五百人,共计五千精锐兵马。”
这也是淮东大军最后的精锐机动力量了。
刘锜看向王方:“刚刚王二所说有理,金贼势必不会坐视我等围杀金主,咱们一动,他们也会动。”
说着刘锜指了指瓜洲渡大营正西的真州:“所以,我军第一件事是要拔掉武成军这枚钉子。”
然后,刘锜复又指了指扬州:“然后就得佯攻金贼扬州大营,我甚至不指望能将他们打退打疼,只要让他们主将徒单贞惊疑失措,丧失判断就足够了。”
此话一出,帐中一片寂静。
说句实话,如果有办法打崩徒单贞这三个万户,哪里还用刘淮在淮西折腾?刘锜在开战之初就收拾他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