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勾心斗角齐军力 (第2/2页)
“金贼也有水军。”成闵插嘴道。
“裕溪如此狭窄,水军又是在上游,若是让金贼舰船突到巢县城下……梁小哥,你是怎么跟某保证来着?”刘淮似笑非笑的看向梁子初。
“禀太尉,到时候我会把桅杆吞下去!”梁子初笑的十分残忍。
“走,看看你改建的巢县,另外,你跟老夫摊个实数。”成闵从龟山上向下走,刘淮紧随其后:“你们究竟有多少可用之兵,披甲几何?”
“能与金贼野战之步卒万人,甲士八千,甲骑一千五,神臂弩手一千。辅兵民夫有近万人,只可倚仗城墙作战。”刘淮如数家珍:“洞庭湖水军加上巢湖水军共三千人,其中大半在东关作接应,少半赴庐州。”
成闵眼中流出讶异之色:“如此多的甲士?”
“一路上,抢了许多辎重,外加灭了金贼六个猛安的正军,收获颇丰。若算上东关的杨春所部,甲士可能会更多,可战力参差,不敢保证。”刘淮矜持的说道。
“那此前与金贼四个猛安作战,你们有多少伤亡?”
“正军甲士伤亡三百余人,辅兵伤亡二百余人,损失相对惨重了一些。”刘淮摇头说道。
中古时代的战争,杀敌四成就能算是‘上获’,而这其中对敌方的主要杀伤是在追逃之时,临阵伤亡近六百人,这已经算是十分重大的伤亡了。
说着,两人并辔而行,在来到巢县,巡视了一番城防与兵马之后,成闵再次沉默,随后制止了其余人的跟随,与刘淮在城头上私下说话。
刘淮率先发问:“成伯,你觉得靖难大军如何?”
成闵作为打老了仗的老将,眼光还是有的:“自是可以算作精锐,只不过成军时间过短,大约只能阵而后战,应变能力不足。”
“说的不错。”刘淮点头微笑,同时举起马鞭,四面指去:“可若是在这巢县城下,我们靖难大军是否就足够了?”
成闵缓缓点头。
现在可是靖难大军占据了战略要地,以逸待劳等待金军来攻。这就完全避免了可能会在运动中露出的破绽。
而且这片三角区域确实太小了,防守反击的形势下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掐住两翼的。
“那成伯能否率军移镇龟山了?”刘淮沉声问道。
若成闵依旧死活不愿意,那刘淮其实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掏出备用方案,围绕着巢县内城做文章,这其中就有可能会有变数。
伤亡巨大不说,战略态势发生变化时,仅靠靖难大军也难以尽全功。比如完颜亮撒丫子就跑,到时候即便靖难大军衔尾追杀,也很难将他们覆灭。
成闵抚摸着女墙,抬头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沉默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其实鄂州大军已经在路上了。”
刘淮瞬间就明白了刚刚成闵来回扯淡的原因了,无非是为了拉扯出一些好处来。然而无论到最后有没有好处,鄂州大军都会来巢县参战。
这就太不符合他对于宋军的认知了。
宋军要都这样主动求战,舍生忘死,什么辽金西夏,全都是渣渣。
见刘淮面露疑惑,成闵苦笑说道:“刘大郎,都是神武左军之人,俺也不想赘言。只有一句话,樊城没了。”
刘淮觉得自己应该吓一跳的,但经历了如此多的大战之后,他发现自己心中毫无波澜,只是眯起了眼睛问道:“这件事都有谁知道?”
成闵拍了拍刘淮肩膀,示意对方安心:“现在只有俺和老毕知道,但这种消息小吴太尉不可能瞒着中枢,而中枢知道了,也就是天下人都知道了。”
刘淮彻底恍然,同时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成闵会放弃西军的油滑本色,想要与金军正面决战。
如果所料不错,很快这个消息也会从虞允文那里传来,而他那里肯定也会更急。甚至淮东的刘锜也会做出一些战略动作。
天下局势变化得太快,不得不逼得所有人都用更激烈的方式来应对了。
宋金在巢县的决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且势不可挡,这不是一两个决策者拍脑门决定的,而是整个历史的大潮将各方推到了这个节骨眼上。
无论是宋国还是金国,都需要一场主力会战来取得政治上的胜利。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躲的。
对于宋国来说,樊城丢了的后果太严重了,不只是襄樊防线的崩溃,更重要的是外线作战的宋军精锐全都危险了。
如果不能趁着鄂州大军集中在两淮的时候,打一场大胜仗,那么荆襄各州府很有可能被仆散忠义率大军一波捅穿,鄂州大军这一趟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对于金国来说,准确的说是对于完颜亮来说,形势同样严峻。
别忘了,完颜亮南征本来就是倾全国之力,冒着大后方七处生烟的风险来攻打宋国的。
如果不能获得足够多的好处,那么七处生烟就要变成八方冒火了。
更何况巢县聚集了宋国鄂州、两淮、江南乃至于山东所有能战敢战的兵马,金军只要能战而胜之,别的地方不敢说,荆襄与两淮就任由金国作宰割了。
如此机会,完颜亮是不可能放弃的。
刘淮深深吸了一口气:“成伯,还有什么需要小侄来做?”
成闵咬牙说道:“老夫会亲率两万大军镇守龟山,可老夫有个条件。”
“请说。”
“梁子初所部要暂时听从老夫的指挥,最起码要有半数的船只保证退路,老夫才敢率军一搏。”
“也好。梁子初!”刘淮遥遥招呼了一下梁小哥。
“末将在!”
“成太尉要半数,那就给他半数,可也莫忘了若是金贼水军到了河口,你该要如何。”
“刘太尉,末将必然将裕溪守得万无一失。”梁兴拍胸脯保证。
“辛五郎!”刘淮又点出一人。
“在!”
“这几日,你与何大管一起统领巢县全局,备战,屯粮,编民和协助成太尉一项都不可落下。”
“喏!”辛弃疾拱手应诺。
“刘大郎,你这是要去往何方?”成闵好奇问道。
“东关。”刘淮沉声说道:“我要带精干将士赴东关支援,为巢县争取足够的时间。”
“杨老将军,李统领,洞庭湖水军可准备好了?”刘淮又看向两人。
杨钦还没有回答,李琦却是当先拱手,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恶狠狠的说道:“我们已经准备许久了!”
今天应该只有一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