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66章 祸水东引(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66章 祸水东引(一)

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66章 祸水东引(一) (第2/2页)

那坚固的城墙在炮火的猛烈轰击下,被炸得颤抖摇晃,烟尘弥漫中,两三里长的土墙轰然崩塌,化作一片废墟。城内百姓的哭喊声、士兵的惊呼声响成一片,混乱如潮水般蔓延。
  
  宁南侯左昆山在城中帅府听闻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脸色瞬间煞白。
  
  “怎么说开炮就开炮了?按照惯例,开打之前,不是要发出通牒,要派人劝降吗?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就向我们开炮了?”左昆山郁闷道。
  
  他匆匆登上城楼,望着那如炼狱般的景象,双腿发软。
  
  “这……这是何种战法?”
  
  左昆山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惊恐。
  
  新编豫军的攻势如狂风暴雨,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左昆山深知大势已去,心中权衡片刻,保命的念头瞬间占了上风。
  
  当夜,左昆山率领亲信,如丧家之犬般从邓州城的后门仓皇逃出,马不停蹄地朝着鄂省方向奔去。
  
  他们在夜色中狂奔,风声在耳边呼啸,仿佛身后有恶鬼索命。
  
  而此时的邓州城内,火光依旧熊熊燃烧,新编豫军在李信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开始进城清理残敌,维持秩序。
  
  城中百姓们战战兢兢,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李信望着城中乱象,心中也五味杂陈,此次虽用炮火强攻得手,但这满地的疮痍与百姓的苦难,也让他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沉重。
  
  不过他并不后悔,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战来,经此一役,左昆山这个地方军头,怕是只能对冀国公府一系主力退避三舍了。
  
  李信和左昆山没有什么交往,他自然可以大打出手,毫无心理负担。但面对大顺军方面的求饶时,他却不免有些犹豫了。
  
  大顺皇帝李鸿基派来的代表是右丞相宋康年。
  
  当年同在闯王帐下听命时,宋康年和李信虽然不能说毫无矛盾,但多少也有些许交情。
  
  因反对抢夺财物、淫人妻女,李信多次遭到李鸿基麾下诸多将臣的围攻,多亏宋康年出面打圆场,才让李信不至于陷入众矢之的的地步。
  
  这份人情,李信不能不感恩,也不能不认啊。
  
  很快,李信派人将大顺皇帝特使宋康年引入营帐之中,两人之间并没有久别重逢的惊喜,帐内气氛反而还透着一丝微妙的紧张与僵持。
  
  大顺右丞相宋康年,面容凝重而诚恳,直视着新编豫军总兵李信,率先打破沉默道:“李将军,大顺皇帝对当年之事追悔莫及啊。想那往昔,不过是一时疏忽,冷落了将军这般大才。如今皇上圣心已明,常念将军之忠勇,若将军重回皇上身边,必是恩宠有加,可再展宏图,大顺的江山还需将军这样的豪杰来稳固。”
  
  李信微微仰头,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继而朗声道:“宋丞相,您又何必执着。如今这天下大势,您难道还看不清吗?冀国公府一系如日中天,左丞相牛聚明那般睿智之人都已见势投附。丞相您满腹经纶,审时度势之能定不在话下,何苦在一棵将倾之树上吊死?只要您点头,我等携手共投冀国公府,来日富贵荣华,亦可保一方安宁,岂不比在这风雨飘摇中苦苦支撑要好?”
  
  宋康年眉头紧皱,面露不悦之色:“将军莫要再提。皇上于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况且大顺根基尚在,怎可轻言放弃?将军若仍念旧情,此刻回头,尚可弥补君臣嫌隙,共扶大顺于危难。”
  
  李信苦笑着摇头:“丞相,您的忠心令人钦佩,可您的固执却让李某不解。李鸿基已失人心,大顺亦是内忧外患,您所谓的根基不过是残垣断壁。莫要再做这无谓的挣扎,顺应大势才是明智之举。”
  
  宋康年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将军,我意已决,断不会背叛皇上。今日前来,本是想劝将军迷途知返,如今看来,是我错付了一番心意。”
  
  李信亦收起笑容,肃然道:“丞相,李某也不会改变想法。您且好自为之,他日莫要后悔今日的决定。”
  
  二人鸡同鸭讲,谁也没能说服睡。
  
  但宋康年好不容易来一趟,大顺皇帝李鸿基又是李信旧主,既然冀国公周进还无意于对大顺流民军政权斩草除根,李信也不可能对李鸿基、宋康年等人步步紧逼。
  
  相反,他还得给李鸿基、宋康年等人寻找一条活路,才算是成全了双方昔日的深情厚谊啊。
  
  毕竟说破了天,李鸿基当年登基为帝时,对李信还是念了一丝旧情,封他作海昏侯,要不是凭借这个大顺海昏侯的印信,永宁公主张诗韵都未必能逃出北平,这份人情再怎么看重都不为过。
  
  李信便打算劝说大顺军余部向蜀地一带转移,也省得双方开打,让大家心里的那点儿旧情都消耗殆尽。
  
  宋康年听后,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李信见状,继续说道:“张敬轩的大西政权在蜀地倒行逆施,其暴行可谓天怒人怨。他们滥杀无辜,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早已丧失殆尽。如此作为,其军中上下亦必生间隙,军心不稳。”
  
  “大顺军如今虽处于困境,但只要转移至蜀地,一来蜀地山川险阻,易守难攻,可为你们提供天然的屏障,暂避冀国公府一系主力之锋芒;二来,大西政权失民心、乱军心,此正是你们可利用之弱处。大顺军可以宣称以吊民伐罪为己任,若至蜀地,先安百姓,必能重获民心,进而以此为根基,再整旗鼓。”
  
  “且蜀地富庶,物资丰饶,可解大顺军当下粮草军备匮乏之难题。待得在蜀地站稳脚跟,你们便可徐图发展,联络各方有志之士,共举义旗,恢复大顺之荣光。”
  
  李信最后劝说道:“此乃生死攸关之际,望宋丞相莫要犹豫,早做决断,劝说大顺皇帝向蜀地进军,为你等寻得一线生机,为大顺开辟新的出路。”
  
  宋康年对此陷入沉思,营帐中一时寂静无声,唯有李信的话语还在空气中回荡,等待着他做出取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