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南朝不殆录 > 第59章 平东阳后篇

第59章 平东阳后篇

第59章 平东阳后篇 (第2/2页)

留异军见射中了敌军主将,士气大振,组织一队勇士,皆是亡命之徒,嗬嗬大呼怪叫,直取侯安都而来。
  
  左右护卫连忙扶住侯安都,要后撤至安全之所,却被他一把推开,向敌我两军展露身形。
  
  侯安都下令取舆来。
  
  他已经站立不稳,更不用提上马,便坐在舆上,继续位于前线指挥。
  
  敌军勇士杀到,萧摩诃、裴子烈等率领亲卫与之搏杀,就在身前不远之处。
  
  侯安都容止不变,安之若素。
  
  有敌军勇士突破护卫,挥刀攻上,侯安都难以起身迎战,又被斫伤臂膊,幸好有铠甲防护,只是皮肉伤,并未深及筋骨。
  
  然而鲜血涌出,顺着前臂从指掌间滴答流下,手掌一握皆是鲜红。
  
  敌军还要再攻,立下本场战役最大的功劳。
  
  幸亏戴僧朔单刀步援,颇有膂力,勇健善战,挥刀接住敌军勇士的下一击,紧接着和身扑上前去,硬生生挤入两人之间,遮护住侯安都。(注5)
  
  来犯的敌军勇士被逼退一步,然而这一步就是生死之别。
  
  戴僧朔趁其后撤脚步不稳,一刀又是一刀,每次都比前次压下几分。
  
  敌军的手臂弯曲,不能伸展发力,境地更为窘迫,终于下一刀划到了颈部要害。
  
  鲜血喷出,浑身的气力也随之消散。
  
  敌军伸手去捂住伤口,被戴僧朔的下一刀斩断数根手指,在原来的伤口位置砍得更深。
  
  不过这位敌军勇士已经感觉不到疼痛,一头栽倒在地,丢了性命。
  
  他距离取得敌军主帅首级的莫大战功,只有一步之遥。
  
  ……
  
  萧摩诃、裴子烈等见侯安都受伤,心中大急,使出十二分的力气厮杀。
  
  萧摩诃勇武威猛、裴子烈轻捷剽悍,各自在敌阵中卷起了一道血色旋风,敌军纷纷避开这两个凶人。
  
  终于击退了前来突袭本阵的敌军,稳住了阵脚,大纛自从前移,未曾动过分毫。
  
  侯安都身为司空的三公尊贵之身,都在一线负伤死战不退,众将还有什么理由不奋战?
  
  见自家主帅如此英勇,诸将各自呵斥士卒,重整队列,再度攻上。
  
  ……
  
  我军逐渐压倒了敌军。
  
  留异见到未能斩首敌军主帅奏功,也没能乘着敌军开始的混乱一鼓作气予以击溃,此时敌军的士气已经恢复过来,再战下去对己方不利,便鸣金撤入城栅,依靠山势固守。
  
  等到侯胜北所部来到前线,留异军已经撤退。
  
  他没有机会参加战斗,战后看到阿父受伤颇重,又听萧摩诃等说起当时的危急状况,惊出了一身冷汗。
  
  军医剪断箭杆,割开腿上肌肉,拔出带有倒钩的箭头,侯安都腿部和臂膊的伤口以烈酒清洗,敷上伤药。
  
  看着阿父面上肌肉扭曲,牙关紧咬横木,强忍痛楚的摸样,侯胜北的内心涌起说不出的遗憾悔恨。
  
  他现在独自率领一军,不能再像当初伍长队长之时一样,守卫在阿父身边,真不知自己累功升迁,究竟是不是件好事了。
  
  侯安都包扎完毕,要出营看看敌城,侯胜北扶着他,一步一拐地来到午前恶战一场的前线。
  
  侯胜北想让阿父坐舆,却被拒绝了。
  
  侯安都道:”舆和马一样,是要让士卒看到高处的主帅身影而已,眼下并无必要。”
  
  侯胜北忧心忡忡地看着阿父一副倔强的样子,随着他的视线望向对面高耸的山岭。
  
  ……
  
  桃枝岭又名桃花岭,高三百余丈,通处瓯要隘,有“桃花云里过,隘头半天高”的说法。
  
  险要地势,加上留异部署的防御设施,和当初的西梁山要塞有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强攻,不知道要损失多少士卒性命。
  
  侯安都看完地势,却淡淡道:“再过数日,待孙瑒到,留异可破。”
  
  命令各军巩固营寨,派出军士,因其山势,积石堆土,建筑围堰。
  
  土石作业可阻挡山上射来的矢石,其后又有精卒虎视眈眈,留异不敢动。
  
  侯胜北不知阿父如此做有何意义。
  
  这是要围困做持久战吗?
  
  留异已经撤到这婺瓯通衢的所在,后方有陈宝应支援,军粮无忧,完全耗得起。
  
  围堰又是干什么,难道还能把山绕一圈,围起来不成?
  
  ……
  
  围堰越造越高了,天下起了雨。
  
  春雨连绵,一连下了好久的雨。
  
  潦水涨满,孙瑒的舟师也开到了。(注6)
  
  侯安都引船入堰,起楼舰与留异的城栅等高,船头的拍杆高高举起,又重重落下。
  
  楼堞俱碎。(注7)
  
  留异知道城栅不可再守,与其第二子留忠臣脱身奔向晋安,依附陈宝应。
  
  侯安都虏其妻及其余各子,余党男女数千人,尽收铠杖而还。
  
  东阳遂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