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策士蒯彻 (第2/2页)
司马卬、岳成等将领带兵打仗还行,可若说到出谋划策,那还是有些专业不对口,比他吴广还不如。
偌大的河北方面军,两个郡数万大军,每一次战略规划都要吴广来亲力亲为,自是有些心力憔悴。
他只能每日都期盼曹季能找到李左车这位优秀的谋士,同时也在考量手下的人才,希望能发掘出一两个有用的人出来。
日思夜想的谋士。
现在,他的眼前不就站了一个吗?
思虑既毕,吴广便拊掌大笑:“先生之策甚好,我当纳之。”
蒯彻一喜,拱手道:“吴王圣明,若施行此策,则燕地千里转手将为吴王所有。”
吴广笑完,又正色道:“不过先生所言给范阳令君侯之印却是不可。若一县投降便为封君,那以郡降者,又得何位?”
“还请先生转告范阳令,他若愿意归降,我则以燕地首降之功封其为五大夫。至于其后燕地诸秦吏,以郡降者为封君,以万户之县降者为五大夫,以千户之县降者则为七大夫。”
吴广坐拥两郡,手下有数万大军,态度上无需太过卑微。
以整个郡来降的郡守、郡尉,给他们封君之位无可厚非,那是非常的值。
其下的县令就没必要了。
君位封的多了不仅会让手下将士不满,而且会进一步导致爵位贬值,这一点上吴广还是要把控一下。
蒯彻略一思索,也道:“吴王所言甚是。这一点倒是彻考虑不周。”
吴广笑了笑,盯着蒯彻,干脆直入主题:“先生不必过谦。先生之口才谋略,我已略有了解,我欲将先生收入幕府,为吾入幕之宾,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入幕之宾!
蒯彻听闻此言,大喜过望。
所谓幕府,原本指的是将帅所居的营帐。
因将帅出征在外,居无常处,便以幕帘为府衙,故云幕府。
入幕之宾,就是能被请入将帅私密帐中的谋士,是专门为将帅出谋划策的贴心之人,可称之为心腹。
吴广虽是王号,但毕竟只是个假王,并没有建制立国,麾下不设朝廷百官,而是采用将军幕府的形式。
吴广邀请蒯彻为入幕之宾,算是非常高的待遇,这是准备将他当做心腹来培养啊!
蒯彻本就想着借势扬名,以博前程富贵。
如今刚出手便得吴广看中,直接给了入幕之宾的待遇,如同一步登天,哪还会犹豫。
蒯彻当场叩首下拜。
“臣蒯彻愿入吴王之幕,常侍左右,为王效力!”
“哈哈哈,吾得先生,如得一良骥也!”
吴广熟练的说了一句。
他起身上前,伸手将蒯彻扶起,嘴角也是笑意弥漫。
蒯彻的底细他还不太清楚,但不妨碍先将其收入麾下,以后再慢慢考量便是。
谋士这类人物,他是从来都不会嫌多的。
有了蒯彻效忠,接下来的范阳投降之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范阳令徐晖虽然没有得到蒯彻给他承诺的封君之位,可五大夫的爵位也不小了。
一边是破城之后,全家被斩首。
一边是摇身变成吴广麾下的五大夫,性命家族和财富都得以保全。
徐晖没有为二世皇帝效死的心,在得到蒯彻的回复后,立刻举城投降。
吴广军在燕地的征伐算是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他听从蒯彻之计,使徐晖乘朱轮华毂北上燕地诸城,并明码标价定好了秦吏献城的爵位待遇。
世界上总是不缺少贪生怕死,又想得富贵的人。
三日,武阳投降。
四日,临乐投降。
五日,方城投降。
……
可在夺下诸多燕地城池的同时,吴广也发现他的担忧成了真。
燕地的豪杰、黔首对吴广将他们从秦吏的统治下救出来感到高兴,可对以吴广为首的楚人统治者缺乏热情,也无多少效忠之心。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差异极大的文化传统,使得吴广很难得到燕人的誓死效忠,这一点比在赵地时还要严重的多。
“照此下去我就算能顺利略取燕地全境,可等我一走,这里就保不齐有燕人站出来自立为燕王。”
吴广为了得到更多的燕人支持,让他能够真正的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而不会出现他一走,就有燕人转头拥立燕王出来的局面,决定祭出大招。
“我将与父老百姓约法三章,尽废秦之苛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