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大海小说 > 捞尸人 > 第九十章(续!)

第九十章(续!)

第九十章(续!) (第1/2页)

虽说入门仪式是在中午举行,但一大早,李追远就去了,身后跟着谭文彬、润生和阴萌。
  
  本想着看看能不能帮忙搬家,可到了地儿才发现早已楼在人去。
  
  柳奶奶的搬家,是真的单指人换个房子住,家具和用品这些全都留在这里,反正这栋楼也是她家的,放哪儿不是放。
  
  李追远等人只能重新回到学校,来到老教授们的家属区,这里有联排,但屋子和院子都比较小。
  
  谭文彬去打听到了罗工家原本的位置,众人到了那儿后,看见小院子里,一个男人正拿着锤子加固花架。
  
  李追远喊道:“秦叔,厨房里酱油瓶倒了。”
  
  “是嘛,那我得赶紧去扶起来。”
  
  秦叔钉好钉子,回过头,看向李追远,二人相视一笑。
  
  李追远还清晰记得,一年前,自己坐在秦叔二八大杠上的画面,那时的自己,强得可怕。
  
  进了院,里头可以瞧出来罗工曾经的精心设计,虽然地方没先前那栋大,但胜在别致。
  
  柳玉梅都能住习惯太爷家的小东屋,肯定也就能住得下这里。
  
  最重要的是,这儿是校内,距离自己宿舍区很近,自己以后过来可以更方便。
  
  进屋后才发现,阿璃的房间被安排在了一楼向阳的位置,有一扇落地窗,正对着院子。
  
  进出阿璃的房间,甚至都不用走正门,跨过小院栅栏再迈过草坪,推开窗门,就能进来。
  
  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有点不够安全,但对于这个家而言,最不需要担忧的就是安全问题。
  
  不过这屋子的房间小,只能放下一张床,所以阿璃的画桌和书桌,被安排到一楼第二个房间里。
  
  至于柳玉梅和刘姨,她们的卧室只能被安排去了楼上。
  
  刘姨见润生和彬彬都来了,只能一拍额头:“哎哟,真的是,刚搬家,就得劳碌起来。”
  
  大锅饭煮起。
  
  李追远终于再次回味到,在太爷家时的那种味道。
  
  吃饭时,谭文彬问道:“柳奶奶,咱中午在哪家酒楼吃。”
  
  柳玉梅用筷子指了指面前的桌子:“还是在家吃。”
  
  谭文彬疑惑抬起头:“坐得下么?”
  
  “现在不是坐下了么?”
  
  谭文彬明白过来:“没宾客的?”
  
  “要什么宾客,自家人不是都到齐了么。”
  
  “嘿嘿,我还以为您会喊些老朋友什么的来捧捧场的,您现在是真清简习惯了,境界高。”
  
  “就是搁以前,入门礼也是不请外客的,不会大肆操办。”柳玉梅目光看向李追远,同时拿起帕子擦拭自己嘴角,“入门后,能走江出来,那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要是没能走出来,请外人来观礼,岂不是被人留话柄笑话么?”
  
  坐在桌上吃饭的秦叔,放下筷子,低下头。
  
  李追远知道,秦叔是走江失败了的,柳奶奶对此归责于她的操之过急,但李追远很好奇,以秦叔的实力,到底是什么能阻拦得住他。
  
  同时,先前进院子经过秦叔身边时,李追远也嗅到了自秦叔身上散发出来的草药味,这意味着秦叔是带伤回来的,而且很重。
  
  柳玉梅余光扫向秦叔,淡淡道:“阿力,吃饭吧。”
  
  “嗯。”秦叔再次拿起筷子,“小远不会让您失望的。”
  
  “年代不同了,我也早就放下了。”说完这句话,刚擦拭好嘴角的柳玉梅,又重新拿起汤匙,喝了一口雪梨汤。
  
  有些话,口头上说说就行了,骗得了别人是骗不了自己的。
  
  秦柳两家的基业传承,都落在她肩上。
  
  说不想再看到昔日的辉煌,那自然是假的。
  
  但岁月教会了她宽容与耐心,她是不会再像当初对秦力那样,给少年压力了。
  
  恰恰相反,她现在更担心的是,少年自己的步伐,会不会迈得太快,自己说不得得压一压他开坛走江的时间,省得过刚易折。
  
  饭后,有一段休闲时光,这种感觉有点像过年,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事,聚在家里。
  
  院子里,秦叔在拍打润生的肌肉。
  
  “润生,你死肉太多了,身上的死气也太重。”
  
  死肉太多指的是一味只知道蓄用蛮力,死气则是润生的身体特性。
  
  李三江说过,山大爷捡润生时就发现,这孩子是吃脏肉活下来的。
  
  所以,山大爷自河边将润生捡回家这件事,细节很值得商榷,山大爷可是捞尸人,他去河边是为了做什么的?
  
  只不过,山大爷是真把润生当亲孙子养,过去的事,他不愿意再提了,本心上,他是希望润生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不要把自个儿当异类。
  
  秦叔的评价,让润生有些羞愧。
  
  他不安地看向落地窗边,与阿璃肩靠肩坐在一起下着棋的少年。
  
  润生清楚,少年对自己的期望有多大。
  
  许是见识过秦叔的实力,所以少年一直希望自己以后能成为秦叔,甚至超越秦叔。
  
  可现在来看,自己似乎没这个天赋。
  
  下棋时,是能分心的,毕竟也就是同时下三盘盲棋而已。
  
  因此,秦叔说的话,李追远是听到了,但他一点都不担心。
  
  润生要真没天赋,秦叔怕是都懒得骂,他现在越是贬低,代表着内心真实评价越高,觉得这么优秀的苗子,应该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秦叔开始逐步细节调整润生的肌肉发力,并传授他量身定制的吐纳。
  
  从这里就能看出,传承体系中,人的重要性。
  
  人,才是传承纽带的关键,文字记载,只能起辅助作用。
  
  厨房里,刘姨正带着阴萌做甜点。
  
  刘姨教得很用心,厨房里传出的都是轻声细语,阴萌学得也很认真。
  
  直到第一批甜点出炉,李追远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点着了熏蚊片。
  
  很快,一楼卫生间里就传来了刷牙声。
  
  应该是刘姨,即使是杀虫片,她也得尝一下味道,做师父真不易。
  
  阴萌站在厨房门口,缩着肩,双手攥紧,像是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很正常,谁第一天入门学做菜就差点给师父送走,都会心慌害怕。
  
  李追远、润生和谭文彬三人,早就摸清楚了阴萌的厨艺水平,越是复杂的菜在她手里,越有变成毒药的潜质。
  
  也无怪乎她当初一个人守棺材铺时,只吃白水煮挂面,至多加个酱油;炖个猪蹄连毛都不刮,只知道往死里炖它。
  
  身为一个正宗川渝人,天天在家里只能给自己煮白味,绝不是因为她口味清淡。
  
  不过,刘姨倒是比秦叔要慈爱多了:
  
  “萌萌,你是有学毒的天赋的。”
  
  高端的剧毒,只需要简单的食材。
  
  这是别人学不来的天赋,因为假如阴长生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位酆都大帝的话,人家真是地府有人。
  
  丰都啊,丰都……
  
  亮亮哥告诉过自己,要再去丰都的话,得趁早。
  
  上次在丰都只是走马观花,下次去的话,李追远是打算去探究一下它的真实隐秘的。
  
  光是阴福海死后,被四鬼抬走接走的画面,就已足够勾起他的好奇心。
  
  自己或许可以定做个大一点的棺材,让阴萌和自己一同躺在里面,再事先布置个障眼法,做一个假死,这样,说不定自己就能去到阴家人的往生之地了。
  
  可能,在那里就能看见酆都大帝。
  
  但问题是,进去容易,怎么保证自己能活着出来?
  
  谭文彬和柳玉梅聊着天,让柳玉梅都有些意外的是,和这孩子聊天还挺开心的,不自觉地就让自己话变多了些。
  
  以前虽说谭文彬也住李三江家里,但双方交集并不多,一是柳玉梅瞧不上他,二是谭文彬自己早出晚归上学加练功锻炼,压根没多余时间。
  
  现在,柳玉梅倒是有些明白李三江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孩子了。
  
  人呐,就是这样,吃惯了高端的就又会想来点接地气的,有小远那样的孩子在那里,更能反衬出壮壮的可贵。
  
  时钟走到十一点。
  
  “轰隆隆!”
  
  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夏日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本就是一种常态。
  
  谭文彬一拍大腿:“啧啧,老太太您瞧瞧,老天爷真给面儿。”
  
  柳玉梅瞥了谭文彬一眼,笑而不语。
  
  这时,李追远走了过来,对柳玉梅说道:
  
  “奶奶,两家先人提醒咱吉时了。”
  
  柳玉梅手指着李追远,对谭文彬道:“听见没有,这才是咱新龙王爷该说的话。”
  
  谭文彬苦笑道:“老太太,您这不是为难人么,我要有小远哥这脑子,我也……”
  
  一时间,谭文彬甚至无法想象出,自己要有小远的脑子后,自己该是什么样。
  
  柳玉梅伸手点了一下谭文彬额头:“这有什么难的,小帆小船的,自然到哪儿都得低声下气,可当你船上坐着龙王时,你这站船头吆喝的,只需记住一条。”
  
  “老太太,您快教我。”
  
  “往死里装就是了。”
  
  言罢,柳玉梅转身,对跟着小远一起进来的阿璃招了招手:“来,咱们该准备正事了。”
  
  没宾客,没灯笼,没酒席,连办仪式的房间都是小小的,三分之一的面积放的是祖宗牌位,下首两张椅子,中间一块蒲团。
  
  蒲团前方地上,摆着三盏灯。
  
  一盏深蟒睁眼,一盏金龙抬头,一盏凤凰栖树。
  
  分别对应的是入门、走江、回巢。
  
  也就只有龙王家的敢有这底气与自信摆这三相灯,其它家,不是不能摆,而是怕自己承受不住。
  
  一如其它家族的弟子出门叫云游而不能叫走江一样,天道有眼,江湖有灵,敢夸多大的口气,它就敢给你上多大的压力。
  
  李追远今日只需要点第一盏灯,寓意自己入门。
  
  等准备走江时,才会开坛点第二盏。
  
  第二盏灯一起,就意味着走江开始,命格气运转变,有些东西,就算你不去找只是躲在家里,它也会被安排着奔你而来。
  
  刘姨对自己介绍时,李追远听起来有些莫名的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