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集《瑜伽菩萨戒本》 (第2/2页)
看第三个「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一个初心菩萨他以前没有修学佛法的时候就好乐睡眠,他受了菩萨戒以后,他知道他有很多事要做,不能老是被这个睡眠所障碍,对于睡眠这个法已经生起厌恶之心,而且能够以种种的方法加以对治,但是「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因为他已经努力要改过了,所以就列入开缘。
这一条戒等于是佛陀对于菩萨的睡眠提出了警告。睡眠这个法,唯识学把它判做不定心所,它的体性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就是说你睡得适当,它就是善法,它对修行是有帮助的;你睡得不适当,睡得太多、太少,这个就列入恶法,对修行就产生障碍。
睡眠的生起有三个因缘:第一个是饮食引生的,就是说你这个果报体须要吃东西,你就一定要睡觉,有些人说「我整天不睡觉」,这个是在欺骗自己,因为你要吃饭你就一定要睡觉的。不要说是我们人的果报体;你看诸天、欲界天,欲界天的果报体那么的精妙,还能够在天上飞来飞去,他有吃东西他一定要睡觉;在色界、无色界那个果报体不须要睡觉。所以你吃得愈多你就要睡得愈多,这二个是成正比的,所以有一部分的睡觉是跟饮食有关系的。
第二个是习惯,你习惯在某一个时段,就是你习惯在中午吃饱饭以后要稍微躺一躺,就是你已经养成习惯的时候,你这个时候不睡觉你就浑身不舒服,这是习惯引生的。
第三个是放逸引生的,你这个生命没有目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时间那么多闲着也是闲着,就去睡觉了。这一条戒佛陀所禁止的正是依止懒惰懈怠放逸产生的睡觉。
不过这个地方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睡觉这个法你还不能完全消灭的,诸位我们读智者大师的天台宗小止观,在修止观的时候有前方便,他的前方便有的法门是完全要遮止的,有的法门是不能遮止的要调和,你看他一开始「诃五欲、弃五盖」,就是对贪欲的烦恼、瞋恚的烦恼,这些烦恼是诃责的。
就是说其实我们的果报体根本不需要贪欲、不需要瞋恚,其实这个法门对我们完全没有需要,我们生理上不需要贪欲烦恼,所以诃责跟放弃「诃五欲、弃五盖」,就是这个法根本完全是有害无益的,完全要消灭。但是智者大师讲完诃五欲、弃五盖以后,他讲调五事──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饮食、睡眠这个要调,因为你今天身为欲界的果报体就是须要睡觉,如果不睡觉一直用功,到最后你的身体支撑不了就倒下去,那就要睡很久的觉,因为你的果报体就是须要睡觉。
怎么调呢?《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一个方法说:睡觉的时候要分段睡眠,你一次不要睡太久。它说「你一次睡六个小时」,当然小孩子可能会多一点,成人一次睡六个小时或者五个半小时,正常是六个小时,因为你一次睡太久,你脑筋缺氧反而产生负面的效果,精神正足的时候赶快起来,起来的时候用功。有时候中午吃饱饭,吃完饭以后有一点疲惫,稍微躺个半个小时,休息片刻是可以的。
所以《瑜伽师地论》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天当中,有一段时间是比较长的六个小时,其它可以小睡片刻,精神足了赶快起床,绝对不要一次睡太久,超过八个小时,这样子你的头部经常缺氧,睡眠反而不能够补充体力。
《瑜伽师地论》强调说:一个人你要经常好乐睡觉,这个过失不但是耽误了时间,一个人整天有事没事就睡觉,他以后的果报就是身心暗钝,就产生愚痴了,愚痴以后,对所有的善法不生好乐,糟糕了,对种种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善法完全不生好乐、没有感觉,这样子就大大的障碍你修行菩萨道。所以这一条戒倒是要好好的注意,要调和睡眠。
庚三、虚谈弃时戒
辛一、有违犯
壬一、染违犯
这一条戒分成两科,先看辛一、有违犯,这当中先看壬一、染违犯,依止染污心所犯的戒相: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弃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怀着爱染心。爱着什么呢?谈说世事,谈说一些对佛法没有利益的世间事情。当然偶尔谈说世事是可以理解,但是一个菩萨怀着爱染心,就是他把谈说世俗的这些人我是非养成习惯,也就是说这个人等于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这样子就虚弃了时日。
我们一个人的精神体力是有限的,你把这个精神体力用在这些谈说世事,你做自利利他的时间就减少了,就产生障道了。所以这样子就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你违犯了你当初在佛前所发的愿,你要在你的生命尽形寿、尽未来际的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而你的行为跟你的本愿刚好相违背了,所以犯了菩萨戒。
壬二、非染违犯
若由忘念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就是说你对谈说世间的事情,你不是养成习惯,你是偶尔一时的忘念,就刚好有一天这样的因缘就虚度了时日,偶一为之,这样子也是犯戒,但是犯了轻的突吉罗罪。
这个地方是说,我们一般的修行人,在身口意的罪业当中:你说你一个人去造杀盗淫不容易,不是容易的,身业的过失不容易;但是口业的过失很容易出现,两舌、绮语、妄语、恶口。但是如果我们稍微冷静的检讨自己,我们会出现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刚开始有时候都不是自己的本意。不是你的本意怎么会讲出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呢?就是你这个话讲多了。你整天大家在一起,你也不用佛法来鼓励我,我也不用佛法鼓励你。大家干什么呢?就讲一些放逸的世间事情。
讲久了以后,这个心就摄不住了。刚开始讲话的时候还能摄心,知道我受了戒、还有戒体来观照自己,但是你这个讲久以后心随妄转,讲久了以后你就愈讲愈大胆,就会说溜了嘴,就会谈到很多很多不应该讲的人我是非。人我是非讲出去以后,你只要讲出去,世间上的事情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一下子大家都知道,就产生了障碍。
所以《格言联璧》「处众以慎言为要」,就是在大众当中你最重要的是谨慎你的言词,很多的过失都是因为讲话引生的。所以这一条戒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制戒表面上虽然说是虚度时日浪费时间,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在虚谈世事的时候不加以控制,那就不只是浪费时间了,就会产生很多的过失、很多障道因缘。
辛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开缘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你去拜访一个众生,但是他正在谈说世俗的事情,当然我们应该礼貌尊重应有的礼节,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赶快离开的话可能就有所失礼了,对对方失礼,所以我们为了将护彼意,为了要摄受众生的心意,我们暂时的在那边听闻,但是内心安住在正念,虽然我们站在那个地方,但是内心是念佛、念法、念僧,这样的情况是无犯的,因为这是一个基本的待人处世之道,我们不应该失礼而让众生生起嫌恨。
第二个「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就是说这个是在国家当中出现了特殊的事情,比如说以前有一段时间发生了九二一大地震,这种特殊的事情发生了以后,身为一个修行者偶尔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暂时的去问他;或者是这件希奇的事只有你知道,别人来问你,你也暂时的回答他问。这种情况是无所违犯。这个是「障精进度」,有三条戒。
在六度当中,忍辱跟精进是很特别的,因为我们布施跟持戒这两条在修习善法的时候都有特定的宗旨。比如说布施、持戒、禅定、智慧都有它特定的修行法门;但是忍辱跟精进两个都没有什么特殊的法门,只是一个就着安忍、一个就着勇悍,虽然没有特别的法门,但是它们两个却在六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什么重要的角色呢?就是你修六度的成功失败,忍力跟行力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教务主任上慧下天老和尚,他老人家以前是打仗的(呵),他是军官退伍的,他说:修行跟打仗的道理是一样,你跟烦恼打仗也是一样。
以前带兵打仗的时候,在兵法当中的基本战术,打仗只有两个战术:一个守,一个攻,就只有两个战术。身为指挥官你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守、什么时候该攻。在兵法当中大方向来说:当你处于劣势的时候要守,劣势,对方的军力强大,你的军力薄弱的时候,只有守自己,你的兵力薄弱你又攻,敌人刚好趁虚而入,你一定是完蛋;你是强势,对方是弱势的时候,你这个时候要主动的攻击。
慧老师说:其实我们修行的道理也是这样,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的境界是变化的不是固定的:有时候你身心状态非常好,的确是这样子,你这段因缘刚好都是善业起现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环境都很殊胜,这个时候就是你冲刺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你提起行力的时候、你要做加行的时候;有时候你的确会觉得诸事不顺,什么因缘都刚好在这个时候起现行,你身体出现病痛、人事也出现一些障碍,这个时候你就要熬得过去,忍辱不动。
就是说你要观想「乌云总会过去的,太阳总会出来」,就是守住,让这个逆境过去就可以了,让它自然过去,不动。所以我们修行在调心方面,一个就是忍力,逆境现前的时候忍住不动,顺境现前的时候就是你努力冲刺,这个大家要能善加应用。
己五、障禅定度
第五是「禅定度」,首先我们看禅定的体性,看《补充讲表》第八页:
○附表五─禅定度
(一)禅定自性
先看禅定的自性,禅定的自之体性:
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正安住。
─《菩提道次第略论》─
基本上我们在没有修习禅定之前,内心是攀缘的、散乱的,就像猴子攀腾树木一样,到处攀缘没有停止;这个时候我们内心当中思惟散乱心的过失,我们显出一个妙善的所缘境,你要守住一个所缘境,或者是佛号、或者是大悲咒,对这个所缘境要达到心一境性,心正安住。
心一境性是一个修习禅定的因相,你因地的修行是要达到心一境性,就是你只能够在一个所缘境当中专一安住、相续安住,叫做「心一境性」。
心一境性相续的结果,达到禅定的果相心正安住,正就是平正,你内心对于所缘境不能有昏沉、也不能掉举(昏沉就是心态下沉,掉举就是心态上浮),就是达到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的状态,对所缘境能够明净而住,这个就是禅定的体性。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