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事未尽头常思退 (第1/2页)
张决明迈着虚浮的步伐,回到了自家千人队的营地。
刚刚进入营寨大门,就有人迎了上来。
“二哥,如何了?都统有何军令?”
张决明脸色难看的说道:“让兄弟们都到俺的帐中来。”
那几人面面相觑,却又不敢怠慢。
很快,就有十个行军谋克来到了行军猛安的大帐中。
这十个人中,有七个是正牌的行军谋克,有军职有印信有正经公文的那种,剩下三个是代行军谋克。
跟张决明这个代行军猛安一样,名不正言不顺。
至于为什么武兴军第四猛安中会有这么多的临时工,那还是看看远方的涟水县吧。
武兴军第四将张玉率领三个谋克驻扎在涟水县,成了北伐军的第一个对手,被彻底包了饺子,一个都没逃出来,以至于武兴军上下虽然看着地图琢磨着张玉等人已经尸骨无存,却谁也不敢下定论。
但一支千人队有如何能一直没有军官呢?
所以原本主事的张决明就被火线提拔,当了代第四将,而那三个谋克也被重新组建。
当然,战力肯定会下降不少,但好歹是吧架子组起来了。
作为张玉的族弟,张决明的威望还是有的,所以在他扫视一圈之后,十个行军谋克就已经安静下来。
张决明看着身前几人,缓缓说道:“都统有令,让咱们去山里面探明贼军小寨的虚实。”
此言一出,场中一片哗然。
当即就有人愤愤出言:“太尉怎能如此,俺们为他出生入死,从没负过他,难道就因为俺们不是女真人,就该去送死吗?”
的确是送死。
第四猛安以甲骑甲士为主力,钻山沟子又哪里能披甲?可如果不披甲,那岂不是要跟对方轻卒玩零和搏命游戏?
如果单单是领到苦差事,到不至于让他们这般失态,但关键是第四猛安在武兴军的地位原本就十分尴尬。
看这十名行军猛安的成分就看出来了,九个是根正苗红的女真人,只有一个张玉是汉人出身。
而第四猛安的人员构成也差不多,除去一个跟着张玉一起驻守涟水,摆明了是蒙恬镇国派来作监军的仆散撒八,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汉人。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女真人也是知道这一套的。虽然完颜亮已经尽力弥合军队中的民族矛盾了,但两方力量如此悬殊,张玉所率的第四猛安不在武兴军中受歧视,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根据军官们私下传话,这次张玉带着三个谋克到涟水县坐蜡,其中很有可能是被几个行军猛安联手排挤出去的。
有张玉的遭遇在前,现在又领到了如此苦的差事,这些汉儿军官如何能继续心态平和下去?
“要俺说,蛇无头不行。”有人趁机向张决明发难,站起来恨恨出言:“若是张大哥在这,怎么着也会跟都统据理力争一下,如何会让咱们去干这种操蛋事?张二哥,你行不行啊?不行就让俺去跟都统诉苦!”
这话一出,瞬间就收到了三四个人的围攻。
“古大寿,你别他娘的站着说话不腰疼,都统在军议中,当着众位将军面前下达正经军令,你敢讨价还价,当场把你剁了也说不定!”
唤作古大寿的大汉冷笑回声:“梁远儿,你也知道这是正经军议?俺没有听说过军议不让军官开口的规矩,既然是正经军机,如何不能向都统言语?咱们猛安没了三百正经兵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难道不是真的吗?”
梁远儿还要反驳,却见张决明挥手制止了众人说话,缓缓开口。
“你们应该知道第一猛安徒单章的事情了吧?”
古大寿点头:“确实有所耳闻,听说被忠义贼埋伏了,六百甲骑崴了脚,陷了进去,徒单太尉生死不知。”
“唉……”张决明长叹一声:“有结果了,忠义贼遣人把人头送回来了。”
古大寿吞了吞口水,艰难询问:“六个谋克的甲骑……六百精锐甲骑啊。真的全军覆没了?”
张决明挥了挥手:“管他们是死是活?俺要说的是另一件事,徒单章的人头被送回来后,都统趁势以形势逼迫俺们这些行军猛安去死战,俺那时候其实还是想跟都统递个小话,认个软蛋的。
别说什么俺拉不下脸,为了上下一千号弟兄的前途,俺又如何会在这种事情上难以启齿?”
“但随即……”张决明脸上浮起了巨大恐惧:“随即都统就让把阿秃儿那厮,带着徒单章的人头,将第一猛安那四个没处斩的行军谋克斩了。”
十人一起吸气的声音汇合起来,有种怪异的呼啸声。
然后,帐中就是一片惶惶之色。
张决明脸上浮起冷笑,看着额头瞬间沁出汗水的古大寿:“古三,你现在可知道当时俺的心情了?可知道俺为何不敢与都统讨价还价了?”
古大寿脸色难看,也不知道是怕的还是被挤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